直到天黑,帝曦寧才從宮里出來。
“皇上有政務忙,不必來的,或是臣妾進宮就是。”
見著一臉疲憊的帝曦寧,百里夕心疼的。
“沒多遠,就當是活動筋骨,今天配兩位老人都干什么了?”
帝曦寧倒也不見外,反正這兒也是家。
因著他來的晚了些,百里夕已經陪著兩位老人用過膳了,趕緊讓人去準備吃的,自己則招呼著伺候更衣。
“不用忙活,坐下歇會兒就好。”
“皇上,可是朝堂上出了什么事,若有事,我陪您回宮便是,還沒開始用藥推遲一陣子也無妨,索性他們也沒事,正好借口讓他們多住一段時間。”
帝曦寧拉著百里夕在自己身旁坐下,看著她替自己忙活心里是高興的。
“是南海邊境那邊可能出了點事,朕已經讓侯瑞堇和榮江過去了。”
“南海邊境?怎么了?”
若不是嚴重,皇上應該不會同時派他們兩個人過去。
“暫時還不知具體情況,是鎮國公發現的問題,他們家祖籍是那邊的,每年……”
帝曦寧將侯瑞堇告訴他的情況說了說,接道:“朕今日讓各部都查了,并沒有收到那邊的公文低報,所以不知具體發生了什么事,也讓人去查閱了之前有關那邊的公文,其中有兩次公文提到海域水賊猖狂,但是朝廷也有下令派遣當地兵馬去驅除緝拿,也有回函說水賊之患已經解除,之后地方也沒上報所以都以為這件事解決了,沒想到…”
“皇上先別急,他們兩過去了,便是真的有什么事應該也能解決。”
如果只是水賊之禍倒還好解決,就怕是別的原因,皇上剛才說了,在此之間已經動過地方兵馬了,也沒問題了,現在又出現這樣的情況,卻沒有任何人告知朝廷,這里頭細想問題就大了。
帝曦寧嘆了口氣:“朕著急也沒用,鞭長莫及,當了皇上才知道,這天子很多時候真的就是耳目閉塞,若是朝臣不賢,龍椅上的人就很有可能成為昏君,朕今日突然覺得,要管好這個大啟江山,要當好這個家,壓力很大啊。”
“所以,皇上是有什么想法?”
百里夕盯著帝曦寧問著,似乎看出了他的心思。
帝曦寧抱著百里夕的胳膊將頭低下抵著她的頭,“知我者,皇后也,沒錯,朕有個想法,目前還不太成熟。”
“皇上若是想說便與我說說,我先聽聽看。”
“廣納賢才,不拘一格,放皇權革新地方官職管制制度…”
帝曦寧知道,他的皇后聽得明白。
百里夕聽得認真,聽罷不停點頭,帝曦寧說得越來越詳細,百里夕也都默默記下并幫著梳理,什么后宮不得干政的事在這兒都不存在。
“皇上,臣妾覺得,皇上所說,若能實現,對大啟來說絕對是利大于弊,自古以來,朝堂就是皇權集中制,世家子弟是朝堂人才的重要來源,雖然每年有秋試,但是秋試畢竟有局限性,而且,緊緊通過一場考試,我總覺得,不夠全面,而且長此以往,也出現了很多弊端,皇上可聽過應試二字,民間一到秋試之前,就會有押題一說,其實就是應試…所以有時候科考成績并不能代表一個人的真是水準。”
帝曦寧點了點頭,“你繼續說。”
“就是緊緊通過秋試,朝廷吸納人才的手段太狹窄了…怎么說呢,這條路太窄,而天下學子這么多,錯失良才的機會很大,還有句話,臣妾也一直不太贊同,比如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這話您仔細想想,除了讀書其他各行各業若是都沒有了,那還轉的懂嗎?士農工商,哪一樣都不能缺,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才是真的盛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