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夕起身倒了杯酒朝著為首的使臣遞了過去,一旁侯瑞堇等人立刻一臉警戒。
“本將軍過了嗎?方才本將軍說得不夠清楚?貴國退兵,不過是遲早的事,你們現在的選擇只有兩個,一是自己退,二是本將軍把你們打退,不過…若是被本將軍打退,到時候再想合談可就要吃大虧了。”
使臣接過百里夕的酒,目光犀利盯著百里夕,倒是足夠從容。
“大將軍好生狂妄,若無大啟背水一戰,結果如何尚未可知。”
百里夕聽罷哈哈一笑,拿著酒壺轉身回到坐席,在抬頭,幾分冷峻幾分譏笑,“這位使臣才是狂妄,背水一戰?你胡支若還有背水一戰的底氣,今日便不會來求和了,胡支覬覦我大啟已久,此次領兵來犯,舉全國之力對我大啟發動戰爭,但凡撐得下去,又怎肯輕易放棄?本將軍聽說,而今胡支朝中多有反對遠征的聲音,還有冀北一代幾個部落反出胡支,你們那戰王此時是著急回去收拾爛攤子,不敢把眼下剩下的這些兵馬放在這兒繼續耗下去,也是無奈之舉罷了,還有一點,你們此次與大啟合談,并非大啟要跟您們合談,而是你們跟大啟求和,這點可別搞錯了,此時大啟沒有趁機攻入胡支,便是大啟仁義了,幾位使臣若是今日這態度,那就請回吧!”
幾位使臣臉色著實不太好看,但是又無力反駁,因為百里夕的話正中要害,此時胡支的確處境尷尬進退兩難。
“大將軍果真消息靈通,對我胡支朝中之事了如指掌,佩服,難怪大將軍今日這般有恃無恐,此時我胡支確實遇到難處,但我胡支若是豁出去,未必沒有背水一戰的底氣,大將軍既然了解胡支,便該知道,我胡支是游牧為生,大多數百姓本就居無定所…我胡支人可比你們大啟人豁得出去,幾個反出的部落大不了我們暫時不管,他們也興不起風浪,大將軍難道想看到戰事持續下去?”
“使臣說笑了,豁得出去的不光是你胡支人,碰巧,本將軍就是一個豁得出去的,今兒本將軍也把話撂這兒,不是本將軍喜歡打仗,本將軍的確不想戰事持續下去,想天下太平百姓安樂,可若是有人侵我疆土犯我子民,那本將軍也不介意一生戎裝保家衛國,不光是我,還有他們,還有我大啟萬千將士,不信,只管來戰!送客!!”
合談可以,但是他們得搞清楚一件事,是他們胡支戰敗求和,而不是施舍,不是他們想打就打想停就停,而今,他們已經沒這資格了,這場戰事的主導權已經握在大啟手中。
使臣雙手握拳冷冷看著百里夕,大帳中瞬間劍拔弩張。
“好!胡支退兵,大將軍可別忘了自己說的話,親自護送胡支使團去上京城!”
沒想到這使臣還挺能屈能伸的。
百里夕倒也沒有刻意為難,“本將軍說話算話,看來你們也知道,沒有本將軍親自護送,你胡支使團未必能安全抵達上京城,我大啟北地百姓這些年可沒少吃你們胡支人的苦頭!當然,你們是否有榮幸讓本將軍護送,還得看我大啟朝廷是否愿意合談。”
“那便是兩國交涉之事了,不勞大將軍費心,告辭!”
“不送!”
使臣離開,百里夕一臉嚴肅沉默著。
“將軍,咱們現在根本不用理他們,他們侵我大啟在先,這會兒無需跟他們客氣,直接打過去就是。”
“就是,憑什么他們想打就打,想停就停。”
“哼,合談,狼子野心,說不定就是一時不急不上的緩兵之計,虎狼胡支不可輕信。”
帳中一片熱議。
的確,和對方對敵這么久,大家都吃了苦頭,還有不少同袍死在這場戰爭之中,大家心中都有對胡支的仇恨。
榮江和侯瑞堇也是靜靜看著百里夕,倒是沒做聲,因為他們知道,她這般回應對方,必有她的道理。
“諸位將軍也知道,此次合談必然有很多人反對,他們胡支自然也想到了,可他們還是在劣勢下趕來求和,便是有幾分成算的,本將軍才收到朝中密報,南地多處出現水患,寒冬已經讓多地受了凍災,而今還有不少百姓食不果腹,南地是咱們大啟的糧倉,水患讓南地春耕全毀…國庫已經空虛,再打下去,不光是胡支陷入困境,咱們也一樣……”
所以,這次合談,對方也是找準了時機了。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