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居來了兩位熟悉的客人。
正是李家兄弟,李芝豹與李祿山。
兩人一登門便甩著衣袖道:
陳公子啊陳公子,你可算是回來了!
這陣子你為何都不來離經院轉轉你可是合伙人之一啊!
你不在,我兄弟二人都沒了主心骨了!
就是。。。。。。
陳向北連連訕笑了起來。
不好意思啊二位,我手頭上有要事,去了趟外地,這才剛回來不久!要不這樣,今晚勾欄聽曲我做東!
兄弟二人聞,立馬收起了不悅之色,興奮地相視了一眼。
既然是陳公子邀請,那我兄弟二人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這段時間,兄弟二人為了離經院擴建的事情,忙得焦頭爛額,都不知多久沒摸過小姑娘的玉手了,也該好好放松放松了。
尤其是聽聞松花樓來了一批新茶,正好能細細品一品。
隨后,三人便一塊前往離經院視察。
隨著離經院的招牌立起,有教無類的新穎學術風格,吸引了許多讀書人上門求學,甚至是主動爭當起離經院的先生,這讓離經院的師資又上了一個檔次。
而在李家兄弟二人的打理下,離經院的門面也被重新翻新了一遍,弄了一個類似牌坊的大門,為了方便求學,日不閉門,夜不熄燈。
在兄弟二人的領路下,陳向北穿廊過棟,到處都是濃烈的學習氛圍,頗有前世高考倒數一百天的感覺。
來到一座講堂外時,陳向北不由得停下了腳步,只因里頭正進行著模擬考核,且考生全是七八歲的孩童,一個個搖頭晃腦專心致志地默寫著答案。
看見屋外的三人后,胡子花白的先生快步走了出來,恭敬地作了一揖。
見過三位院長!
陳向北率先開口道:先生辛苦了。
不辛苦,為勞動人民服務。
老先生理所應當地回答了一句。
離童生試不遠了,這些童生的情況怎么樣
老先生回頭看了眼講堂內的一眾學子,捋了捋花白的胡子,一臉自豪道:雖然這些學子的基礎差了些,卻遠比其他學宮的童生要刻苦,老朽相信,他們定能將勤補拙笨鳥先飛!
一旁的李芝豹聽后很是滿意:老先生,此次童生試,有幾成把握
此話一出,老先生啞然了。
畢竟,他接手這些學子才個把月的時間,就算是天縱奇才,也需要時間消化學問,更何況是這些尋常人家的孩子
如此短的時間,便想讓他們在童生試博得成績,屬實有些強人所難了。
盡力盡力。。。。。。最終,老先生選了個折中的回答。
陳向北自是明白老先生的困窘。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之路任重道遠。
只有持之以恒的努力和付出,才能培養出真正的人才。
隨后陳向北便擺手道:那就有勞先生鞠躬盡瘁了,你先去忙吧,我和二位院長還有要事商議。
等老先生回去后,李祿山憂心忡忡道:陳公子,照老先生所,此次童生試怕是不太理想啊。
陳向北并未認同這個觀點,而是微笑了起來。
多思無益,我等只管育人,能否成為人上人,就看他們自己的際遇了。
李祿山只好點頭道:理是這么一個理,可我等作為院長,難免會著急。。。。。。
h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