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真是糟心。
有一個江寧侯夫人還不夠,還得來一個古董和一個不知道行情的便宜祖母。
老夫人當下心情不好了。
錦歡對這位老太爺和太夫人倒是知道的,前生見過幾次,沒怎么在一起住過。
這老太爺還真是挺難相處的,樣樣都要按照規矩來。
“幸好這位老太爺不是住很久吧?應該婚禮過后就回龍州了。”大舅媽問。
“不是,”堂伯娘搖頭,“我聽你伯父說,皇上有意封他為太傅,教皇子讀書。”
“這樣啊?”老夫人不禁失望,“就他那個性子,別把皇子們都教得像他那樣就成,一根木頭,不懂得拐彎。”
“說是教皇子讀書,其實主要是教太子治國之道。”堂伯娘說。
“算了,不說這個,差不多時辰了吧?要上頭了。”老夫人怕嚇著錦歡,連忙便轉開了話題。
上頭,是出嫁前一個晚上的儀式。
由福壽康寧子孫滿堂的老婦人為錦歡梳頭,寓意錦歡日后也會和這位好命婆一樣,身體壯健,夫妻和順,兒孫滿堂。
大家擁簇著錦歡坐在了妝臺前,好命婆拿著犀牛角梳子,梳子上系著一根紅頭繩。
銅鏡里照著錦歡那張終于難得一見羞紅的臉,如山花綻放般的嬌艷美麗。
好命婆感慨,“老身當年坐在這妝臺前,母親請了京中最長壽的好命婆為老身梳頭,這一眨眼,竟過去了七十多年了。”
“您老高壽,福分好啊!”老夫人笑著道。
“希望寧姐兒也和老身一樣,老身這輩子是無憾了,愿把這福分給了寧姐兒,盼她平順一生!”
她撫摸著錦歡的秀發,犀牛角梳子順滑而下,口中念著:“一梳梳到尾,二梳梳到白發齊眉,三梳梳到兒孫滿地,四梳梳到四條銀筍盡標齊,求上天護佑,我們慕甄家的姐兒錦歡福壽齊全,享盡兒女大福。”
大家拍手叫好,紛紛送上祝福。
錦歡聽著大家美好的祝福,心里頭很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