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房原先也是住在京城,后來慕守成得慕國公安排,到南國去做個小官,便帶著家眷去了,結果官沒做好,又不愿意這樣回來,老夫人便帶著銀子到南國去資助他做營生。
自然,生意也是沒做好,這才回來的。
慕國公去信的時候,剛好老夫人便想帶著他們回來,這信便是最好的下臺階。
她是回來幫慕國公主持國公府內宅事情,而不是在南國混不下去才回來。
“不是真要找什么人,不過是給他一些考驗。”錦歡沒跟他說太多。
慕梁暉哦了一聲,覺得她大概是不相信他,想想自己確實也沒什么值得相信,甚覺無趣,便尋了個由頭走了。
管家這種人,錦歡自然不會輕信。
但是,有些人,別人找不到,他卻可能有辦法找到。
當年國公府發生的事情,多半是老夫人和長孫氏cao控,而管家在國公府多年,對這些骯臟的事情,知道不少。
母親身邊的人去向如何,他應該會知道,便是不知道,也能從舊人口中問出些蛛絲馬跡。
慕梁暉翌日便跟著老夫人到店鋪里巡視。
當年甄氏母親給甄氏陪嫁的店鋪,多半是已經在經營的,有些是吉鋪,租給其他人,每年只收租金。
甄氏是個做生意的料子,店鋪在她的手里,一直都運營得很好。
可她死后落在了老夫人的手中,老夫人覺得,與其自己負責盈虧,還不如把店鋪轉租給別人,干凈收租比較穩妥。
因此,老夫人手中的店鋪,多半是租給別人,除了生意教好的之外,如今,有兩家茶葉店,兩家米糧店,一家客棧和一家酒樓。
比較近的,還有三個莊子,都在城郊。
其余有些莊子在其他州縣,也都是分租給別人,一收就是五年的租金。
因為如今在做的店鋪,都是賺錢的,因而,老夫人帶著他到了城東的店鋪里,這家店是租給別人,也即將到期,老夫人有意收回來給慕梁暉。
這家店門面是很大,這家老板賣的是酒,但是因為地方比較偏僻,是在城東的角落里,賣酒還好,畢竟做的就是口碑,且酒香不怕巷子深,味道一傳開去,再偏僻都能找到。
可若做其他生意,就不是太理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