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是嗎?寶貝得跟什么似的,你說當朝公主那么多位,皇太后為什么就獨獨對這位平安公主特別的寵愛呢?她可不是皇家的血脈啊。”
一道女聲淡淡地道:“皇太后本來也不是什么高貴出身。”
“可不是?聽說當年皇太后入宮是為先帝殉葬的,沒想到先帝卻下了一道遺旨,免了她一死,反而叫她風生水起了。”另外一位小姐尖酸刻薄地道。
“希望平安公主和李大人這一次能吸收教訓,別老是查這個查那個,我父親說,前陣子李大人還打聽了他,真是夠了,鬧得京中風聲鶴唳的,我父親清廉,誰不知道啊?”
“可不是?”有一人壓低了聲音,“說真的,我還盼著暉臨世子慘死呢,這才是天大的教訓。”
這人說完,便哈哈大笑,其他人也跟著笑了起來。
錦歡手里捏著酒杯,聽得心頭狂怒。
且不管督查衙門有沒有錯判冤枉,這些有學識有教養的世家子弟卻竟紛紛盼著一個四五歲的小孩子慘遭橫禍,慘死歹人之手,何等殘毒的心腸?
想出來清凈一會兒,反而叫她惹了一肚子氣。
“走吧!”錦歡放下杯子,對海棠道。
海棠哦了一聲,跟著錦歡走出去。
庭院里的平民酒客,也在談論此事。
但是,語氣和態度確實天壤之別。
錦歡走過他們的身邊,聽到有人說:“若是讓我知道是誰擄走了世子,我便是拼了這條命都得把世子救回來。”
“李大人是難得的好官啊!”
“聽說平安公主都崩潰了,真慘啊。”
“平安公主好不容易才得了這孩子,怎么不傷心?若是我家那龜兒子出了那樣的事,我……哎,別喝了,咱四處走走,竄竄,看有沒有什么線索。”
錦歡走出去的時候,長長地嘆息了一聲。
為官者,是好是壞,看百姓的評價就知道。
平安公主和李大人被官宦和世家厭惡,百姓卻愛戴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