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才還和王綰勢不兩立的隗狀,一雙藍眼緊盯李斯,給王綰做補充道李廷尉曾為呂不韋那奸賊門客,可是忘不了你的主君。為報知遇之恩,欲顛覆秦國以為那奸賊報仇乎
這下子,連李斯要圖謀不軌的緣由都編出來了,且聽上去有鼻子有眼的。
雙丞相聯袂下場!
王綰和隗狀上一次聯手,還是勸始皇帝不要貶謫嬴扶蘇的時候。
兩個丞相,很好。
李斯神情凝重起來,內心涌起一絲灼熱。
他發明郡縣制并提出來,反對分封,就是想要當上丞相的位子。
兩位丞相聯手,喚作旁人可能會心生懼意,但李斯心中,卻是戰意!
我大秦以法治國,左相若真肯定斯有叛逆之心,今日大可奏明陛下的,不知左相可敢
李斯的這句話,讓隗狀這位胡人丞相眼中直接生出兇厲之色,真的對李斯動了殺心。
這句話聽上去沒有什么大不了。
實際上,李斯這句話大為兇險!
他要和隗狀賭命!
不只賭他們各自的命!
還要賭他們三族的命!
秦法規定如果有一個人被另一個人舉報有罪,那么當被舉報者無罪時,舉報者將受到他所舉報罪名的懲罰。
聽起來有些繞口,舉個例子就是張三說李四殺了人,最后官府調查發現李四沒殺人,那么張三就要被官府以殺人罪論處。
放在這里,就是隗狀如果此時正式向始皇帝說李斯想為呂不韋報仇,是叛逆。
那么按照秦律,如果調查后沒有找到李斯要叛亂的證據,那隗狀就要以叛逆罪論處。
歷朝歷代對叛逆的處罰都是最重的,秦朝的做法是夷三族。
隗狀藍眼殺機閃爍,面色陰沉,卻是當真不敢對始皇帝說李斯是謀逆的。
李斯見狀戰火更熾,眼神挪到隗狀身邊的王綰身上。
王綰沒等李斯開口,臉色就沉的和他身旁的隗狀一樣,他已經猜到李斯要說什么了。
左相不敢,右相可敢李斯兩句話,令兩個丞相啞口無。
群臣看著李斯,就像看一條發了瘋的狗。
這廝莫不是患了狂疾
李斯先是挫了兩人的銳氣,然后就王綰的思想開展辯論。
他的郡縣制是這三日所創,還不完善,目前確實是沒有針對臣子作亂的辦法。
但兩方爭雄,想要取得勝利,不是只有強大自己才行,削弱敵人也可以。
周文王、周武王都是賢明的君王,所分封的大臣也都是親族和賢能之士。但幾百年下來,他們就和周天子的關系越來越疏遠,彼此關系也越來越生疏。最后竟到了相互攻伐、水火不容的境地,連周天子也無法制止。周天子都不能制止他們相互攻殺,又如何能命令他們救援京畿呢
李斯雖然說不出郡縣制如何處理臣子作亂,但他可以說出分封制也不能處理臣子作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