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國公沉吟片刻,臉色變得嚴肅了起來。
老夫以為,皇城司雖然是國家的一大利器,但它的名聲……無論在官場還是在民間都并不好聽!
換句話說就是,皇城司里面出來的人,若不是公干,他們連那一身黑衣都不太敢穿!
因為百姓們對他們的那身皮,并沒有多少好感。
另外……從寧國三百余年的歷史來,皇子擔任皇城司提舉之職這事,攏共也就只有三次。
那三位皇子都和東宮無緣,更和那把椅子無緣。
這話老夫本不該說,但……
齊國公壓低了聲音,俯過了身子,你是盧皇后的兒子!
當今太子太過仁慈!
二皇子太過勢力!.o
三皇子嘛……雖然年齡最小,偏偏心眼也最小,多猜忌,和他母妃如出一轍!
所以,為了寧國計,老夫認為你還是不要和皇城司染得太深比較好!
皇上給了你三個職位,在老夫來就是三條路!
諫議大夫,這便是讓你多對朝政有所了解,或許皇上還想你在監察司能否有一番耀眼的作為。老夫以為,這是一條正路!或可通天!
太學院博士,你有詩仙之才,是舉國公認的第一才子,教書當然是你的第二條路,只不過這條路最平坦,最好走,可輕松的過一輩子。
而皇城司副提舉……你若是深入其中,在皇城司耗費的精力最多,那么皇上肯定會將皇城司給你,你就成了新皇的一把刀!
若新皇是而今太子殿下,你這把刀還能有所作為。
若新皇是另外兩位……老夫說句不好聽的,你未來恐怕沒有什么好日子!
齊國公洋洋灑灑說了一席話。
這些話當然有許多本不該說。
但齊國公依舊說了。
李辰安也明白了齊國公這番肺腑之的意思——
這位老國公太得起他!
竟然認為寧國的未來應該掌握在他的手上!
他忽的想起此前在程國公府赴宴的那個晚上,程國公也和他說了許多,那時是希望他留在京都,他說是為了寧國。
在李辰安心里,他完全沒有為了寧國而奮斗的這種崇高理想。
他希望能夠多去皇城司,能盡快的熟悉皇城司,僅僅是因為而今和姬泰的矛盾已經挑明。
姬泰不會讓他好活。
他也不會讓姬泰好過。
那么皇城司顯然就是當下最優之選。
但不能說齊國公不知道而今之形勢,這樣的老國公,肯定是很清楚的。
只是他的更為長遠,他已經直接忽視了姬泰,的是寧國的未來。
齊爺爺的話,小子會記在心里。
李辰安斟酌了一番用語,因為不能寒了人家的一片好心。
對于寧國的未來這種大事,不瞞兩位爺爺,小子尚未去想那么多。
今日聽齊爺爺如此一說,倒是令小子茅塞頓開,不過,
他忽然轉頭了鐘離若水,眼里滿是柔情。
我想,齊爺爺和小子初次相見便能說這番誠摯之,小子很感謝齊爺爺對小子的信任與重。
我還是以為,當先邁過了眼下的第一道坎再談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