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又不會死,來日方長,急什么李顯笑道。
哪有來日,今晚武校尉就要處死你啊。
今兒是太子交作業的最后一天吧,他肯定憋不出來,你只需要告訴他,我寫了一首關于治國的詩詞,保證讓皇上龍顏大悅。
你一個太監怕是連字都不認識吧,怎么會寫詩詞,還懂治國冬兒自然是不信的。
按我說的去辦,咱們就算扯平了,等我在大武朝崛起的時候,再要你不遲。李顯自信地說道。
大武朝武德充沛,蠻勇好戰,但在經濟文化領域,則是一片荒蕪。
很多王公大臣都是武將出身,大字不識一個,更別提李顯這種底層小太監了。
如今天下雖已大定,但民生凋敝,餓殍遍野,內亂四起,國庫空虛,朝廷一幫武夫,只知道鎮壓,根本沒有其他辦法。
皇帝決定止戈養息,揚文抑武,向天下征召經世濟民之才。
所有皇子皇孫也得苦學文化課,皇帝親自監督,每月上交治國作業。
太子作為儲君,自然要求更高。
但野豬吃不來細糠,武烈生下來便是個粗鄙的武夫,論咬文嚼字治國良策這些細活兒,他是一竅不通,只能依仗老師。
九月作業,老師靈光乍現,教武烈寫了一句治國策:治大國若烹小鮮。
皇上大喜,批閱道:太子可教也,繼續努力。
十月作業,老師有些詞窮,教武烈寫了一句:治大國若烹牛羊。
皇上懵逼,批閱道:跟上個月的有何區別
十一月作業,老師不學無術的本性開始暴露出來,教武烈寫了一句:治大國若炒小雞兒。
皇上大怒,批閱道:天天只知道吃喝玩樂,朕看你這個太子是不想當了。
氣得武烈將老師狠狠揍一頓,趕出了太子府。
現在已經到了年終大總結的日子,他連屁都沒憋出一個。
......
酉時,太子書房。
竹簡上依然只有歪歪斜斜,丑陋無比的三個毛筆字:治國策,內容是一句都憋不出來。
上百名家奴門客,齊齊跪在地上,被武烈罵得狗血淋頭。
老子平時好吃好喝地養著你們,就算是一條狗,都知道回報主人,結果整整一個月,幾句詩詞都憋不出來嗎。
酉時已到,父皇和八大學士都在御書房等著批改我的作業呢,你們倒是拿點東西出來交差啊。
這時,一名太監匆匆忙忙進來。
稟殿下,大內徐總管親自來收作業了,正在大門外候著呢,他說讓我轉告您一句口諭。
什么口諭太子緊張地問。
太監緊張得支支吾吾地說:皇上說,皇上說......若太子實在胸無點墨,寫不出東西來,立即進宮學習其他皇子們的詩詞歌賦和治國文章。天兒冷,別瞎耽誤功夫。
這道口諭,簡直就是赤果果的羞辱。
武烈一腳將跪在跟前的王總管踹翻地上,罵道:你們這幫廢物,去死吧。
說完,他哐當拔出佩劍,嚇得大家臉都綠了。
殿下息怒,奴才愚鈍,奴才該死!
太子妃衛宓也拉著武烈,搖頭說道:殿下,不可沖動啊!
坊間一直在傳,武烈性格暴虐,沖動易怒,不能生育,根本不合適當儲君,皇帝也早有換儲之意。
武烈這才冷靜下來,太子妃是諸侯國百濟的長公主,也是太子身后最強大的一股勢力,他不得不聽。
宓妃,聽說你從小學習琴棋歌舞,難道就不能幫幫我嗎哪怕應付一下也好啊。
殿下,我是女子,不能學治國之術,我學的那些靡靡之音,是登不了大雅之堂的。衛宓無奈地說。
跪在地上瑟瑟發抖的冬兒,想起李顯的囑咐,鼓起勇氣,戰戰兢兢地說:殿下,李顯說他作了一首治國詩詞,保證讓皇上龍顏大悅。
哪個是李顯,給我站起來。武烈朝眾人喝道。
聽到這個名字,太子妃衛宓的美臉上,劃過一抹紅暈。
她在武烈耳邊小聲提醒道:三日前那個偷聽的小太監,就是李顯。
這抹紅暈,是因為想起借種之事,覺得難堪罷了。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