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著大可汗賀失那畢魯將日子都給定下來了。
一眾部落酋長,皆是高興的不得了。
劫掠是烏羅各部族最喜歡干的事情,搶錢、搶糧、搶女人。
這于他們而不單單是掠奪,還是一種刺激的享受,他們享受那種操控人生死的感覺。
頓了頓。
大可汗賀失那畢魯看向世子雅察布,問道:雅察布,你可有什么意見沒有
雅察布站起身來,施禮道:兒臣沒有。
賀失那畢魯點了點頭,又問道:拓跋部族的事情查清了沒有
烏羅部族一共有十七個部落,其中賀失那是烏羅部族本姓,也就是大可汗的姓氏,烏羅部族大可汗必須從賀失那部落出,也必須姓賀失那。
這倒不是因為這是十七個部落約定俗成的規矩,這是因為賀失那部落是最大的部落,也是人口最多,士卒最多,戰力最強橫的部落。
草原游牧信奉的就是弱肉強食,強者為尊。
除了賀失那部落外,還有四大貴胄部落,分別為拓跋王率領的拓跋部落;渾邪王率領的渾邪部落;葛奴王率領的葛奴部落;阿蘇魯王率領的阿蘇魯部落。
這四個部落的酋長也稱王,地位只在賀失那畢魯之下。
這也是四個除賀失那部落外,最大的游牧部落。
剩余的十二個部落則是大大小小,參差不齊了。
這十七個部落,共同組建成了強大烏羅部族。
今日十七個部落酋長齊聚一堂,唯獨少了拓跋部落的人。
聽著賀失那畢魯的話。
雅察布施禮道:回父汗,事情都查清楚了,拓跋王在去年入冬之前,確實用良駒跟秦風換了大批的糧食。
此話落地,滿帳嘩然。
什么!用我烏羅部族的良駒去跟那該死的大魏換糧食!拓跋王究竟是怎么想的!怎么能干出這種背信棄義的事情來!
這.......這是怎么回事哪個部落不缺糧食哪個部落沒有餓死的人!就他拓跋部落的人金貴,要用良駒去換大魏的糧食簡直就是我烏羅部族的奇恥大辱!
哼!!!早就聽說拓跋王跟大魏的關系不一般,前年跟大魏互市的時候,就拓跋王同意的最歡,換的東西最多,他肯定早就跟大魏暗通款曲了!
這樣的部落根本就不配留在我烏羅部族,還四貴胄部落,我呸!!!
.......
一眾酋長聽著皆是義憤填膺,落井下石,生怕賀失那畢魯會饒了拓跋王。
他們落井下石,自然有他們的心思,他們就快要跟大魏交戰了,拓跋部落若是被賀失那畢魯從四貴胄部落中給除名了。
那這次固陽關之戰表現好的部落,肯定會被提拔為貴胄部落。
貴胄部落可不單單是封號這么簡單,實際好處有很多,比如部落人數,軍隊數量,掠奪物資上交比例等等都不同。
賀失那畢魯為了穩固自己賀失那部落的統治,規定了四貴胄部落和其他十二個普通部落人數。
普通部落人數超出限制,就要送精壯成年男子到賀失那部落做事。
畢竟其他部落人數過多,不利于賀失那畢魯對其他部落的掌控。
不過四貴胄部落要比其他十二個普通部落,大很多,人口更多,牛羊更多,掠奪財富后留下的更多。
這也是其他酋長想要將拓跋王踩下去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