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抄起一個柴棒子,轉身就要出去加入“戰局”。
馮氏一把揪住耳朵給他撂倒。
“你個皮猴子,老老實實在家待著,敢去打仗你試試!”
姜豐年無奈笑笑:“這倆村的孩子們都打幾回了,大冷天的,也就你們這年歲的有這精力。”
說起這孩子們干仗的事,也是每年冬天的必備節目了。
桃源村和他們大柳村挨著,就只隔著一條小河。
雖然現在鬧了旱災,那河早就干了,不過以前河水豐盈時,兩村也算是同飲一水。
入了冬,孩子們不用再幫家里干農活,常三兩結伴在村里瘋玩。
兩村的孩子們總會碰面,日子久了,小子們又調皮,隨便為了什么都能打起“村架”來。
有時是為了搶個玻璃珠子。
有時是為了爭兩三只小蟲。
聽豐苗說,這回就因為桃源村的小子們,在河那頭,多看了大柳村小子們幾眼。
孩子們就為了“你瞅啥”,“瞅你咋地”的幾句口角,又打成了一團,桃源村的孩子明顯落了下風,有兩個的腦袋都被打破流血了。
要不是看自己村的快贏了,小豐苗也不敢拿柴棒去耀武揚威。
這種小事在鄉下不值什么,不過偶爾打得狠了,大人們也覺頭疼。
馮氏想到家里還有沒用完的香灰,這便拿了出去,看看哪個孩子需要止血,好歹也能用上。
她剛一走到磨坊那里,就見八九個小子,正被家里大人拿竹條摁在地上,揍得嗷嗷哭。
有他們大柳村的,也有桃源村的。
村長拿著煙鍋子,氣得直敲自家外孫:“別人多瞅你兩眼能咋的,犯得上給人頭都打破嗎?我還天天瞅你呢,你咋不敢跟我動手,我看你就是皮緊了,回去讓你娘削你!”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