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便請了一道士。
道士說,治孫病,需藥引。
何為藥引?
剛出生的嬰兒,活生生的心臟。
‘308’住戶媳婦不久要生,王家兩老對這家公婆再清楚不過,愛兒如命,為了讓媳婦生兒子,到處尋了不知多少偏方,還不知道從哪里得來一尊求子菩薩,說是靈驗得很。
老太太找上‘308’公婆,與其交易。
若他們媳婦生女兒,王家便用五萬大洋換女。
公婆一聽當即答應了下來。
在他們心里女兒是賠錢貨,若能借此換五萬,還愁生不出兒子嗎?
當晚。
胎位正的柳思韻平安生下了一個女兒,女人生孩子難,生前不得吃東西喝水,說是晦氣重,容易帶進胎里,等生完還能吃飯飲水。
柳思韻一生完聽見嬰兒哭啼聲,才放松地暈了過去。
她不知道,她的公婆將自己懷胎十月的女兒換了五萬,送去了五樓,當藥引。
婆子信封建,擔心下一胎又是女兒,甚至在剛出生不久的女兒頭顱里刺入五六根銀針。
那年代,有一種惡毒的民間陋習,將銀針插進女嬰的顱骨內,可使“女翻男”、“破女命”。
等柳思韻醒來,公婆告知她,小孩一出生就死了,甚至反過來責怪她大冬天出去工作,不愛惜身體。
柳思韻明明記得,暈前清楚聽見嬰兒啼哭聲,小孩怎么會一出生就死了?
她不信,到處找孩子。
公婆怕丟人,將她囚禁在家中。
也許是報應,婆子不小心把老鼠藥打翻進了米缸,舍不得丟,煮給全家吃,唯獨沒給柳思韻吃,想餓她幾天。
第二天公婆及兒子全部死在了家中。
“之后......”
王家老太太提及后來發生的事,眼底驟然生出一抹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