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多喜歡用寫字板,梁襲受約翰影響也喜歡用寫字板,他用水筆在侍女送來的八面寫字板上寫上一些關鍵信息。摩多讓梁襲坐到自己身邊,一起看半包圍的寫字板,信息和資料一目了然。
摩多:我的第一個想法,血月邀請和黑暗會有關。我想可以這么描述血月邀請,是黑暗會組建的一支搜羅歐羅巴情報,?用情報拉攏與控制掌權者的一個機構。你仔細品味沒有發現,血月邀請的情報搜集與分析團隊在結構上來說,是不是與圣旗有異曲同工之妙
梁襲想了一會:圣旗有自己信念,血月邀請有自己信念。圣旗半受控于x先生,血月邀請受控于歐洲骷髏會。據說骷髏會持中立態度,只要符合規則就可以收售情報。圣旗只要襲擊歐美,?無所謂襲擊英國還是法國。
摩多道:我們可以換個方式理解、將黑暗會當作黑暗集團董事會,第一大股東也就是董事長是x先生。x先生擁有圣旗51%的股權,?只有分紅權,指揮權,沒有人事權和行政權。圣旗作為黑暗董事會子公司,董事會投資同時給出戰略要求,圣旗拿出業績,接受董事會的進一步投資。
摩多道:骷髏會也是黑暗會子公司,最大股東未必是x先生,可能是y女士。假設骷髏會生產大米。這時候集團需要一百噸大米,出價一百萬。y女士不愿意賣給集團,因為別人愿意出價兩百萬。談判之后,最終以兩百萬賣給集團。這就是集團優先權。如同一個股東要賣股票,10塊賣給外人,如果有股東也出10塊,?他必須賣給股東。
摩多道:每個部門都有自己的利益,同時每個部門又為集團服務。互相之間形成了利益關系和競爭關系。我甚至覺得孤老會也可能是黑暗集團的子公司,只不過孤老會的人不知道自己的控股老板和黑暗會有關。如同圣旗和血月骨干都不知道自己老板是黑暗董事一樣。
摩多道:看起來他們風馬牛不相及,但是他們有很多特點相似。都有一定的歷史,但都因為時代變遷進行改革。血月前身是骷髏會,?以前是盜竊情報對特定買家兜售,?現在玩情報買賣。圣旗是恐份,是這幾年新建立出來的一支立獨傳統恐份的單位。孤老會以前有綜合信念,培養孤兒戰士,這幾年放棄培養,轉型可期。
摩多:血月擁有情報資源。圣旗擁有背黑鍋制造恐慌的能力,孤老會盜竊,搶劫,綁架,殺人。融合在一起看,這就是一個國家機器的體現。如果再加上可夫家族,那就非常完美。我贊同你的一個看法,黑暗會有可能真的是由一群掌握了大量資源,自認為可以主宰和引導歐羅巴命運的人所構成。
摩多道:英國雖然已經不是日不落帝國,但畢竟是五常之一,各方面都很有影響力。英國脫歐不是單純的英國的事。因為英國的脫歐,連德國內部都出現了脫歐的聲音,更別說其他一些國家。一個希臘就需要多少國家為他兜底東歐國家經濟遠不如歐盟大部分成員國經濟。英國的退出導致其他國家更多承擔了責任與義務。歐盟并不是鐵板一塊,?內部有很多不和諧的聲音。
摩多道:脫歐投票中英國皇室態度決定了最終結果。女王年事已高,?脫歐在英國內部一直有很大的爭議。有沒有可能將英國拉回歐盟呢如果英國能回到歐盟,歐盟這塊基石就能變得很穩定。
摩多道:以上是我個人的想法,沒有任何證據,我直覺認為這個幾個團伙都隸屬黑暗會的領導。第二個想法,黑暗會成員是人嗎是人還是機構還是團體還是小組織
梁襲回答:我從沒有懷疑他們會是機構。
那現在可以懷疑,偵探可以懷疑一切。孤老會的根在東歐,幾十年前東歐很窮,有點30年前的越南。我是港片愛好者。摩多解釋了一句,繼續道:那時候hk的壞人很喜歡雇傭越南仔,越南人為了錢什么都敢干,兇狠無人性。假設梁襲你和安卡是伯爵頭銜的競爭者。
那位年輕美貌的侍女對梁襲一笑,顯然她和摩多的關系不是簡單的雇工關系。
摩多道:如果梁襲你遇害,找不到兇手,我肯定會懷疑是安卡干的。我即使沒證據,我也不會把伯爵位置交給安卡。但是查到最后發現,殺你梁襲的是孤老會,這些人為了籌集善款不惜殺人越貨,這說明梁襲你遇害是偶然事件,和安卡一定沒有關系。
摩多問:像不像圣旗他們襲擊造成的遇害者和傷害對象是不確定的對象。孤老會和可夫家族背后有很多故事,不是他們所說的那么簡單。說不定小安的遇害和可夫家族的人有關。你看這條線索:小安在天臺被狙殺,誰能讓小安去天臺,沒有告訴你。你問了,也沒有人回答。
摩多道:我的想法很多,問題很多。但是我支持約翰的看法,你不能去碰任何線,一碰任何線就會越線。沒有一個子公司是你能得罪得起。唯獨是圣旗,很孤單的圣旗,很勇敢的圣旗,也很可憐,因為他們已經沒有利用價值。這兩年來圣旗一直在倫敦放火,除了第一次外,就沒有成功過。
侍女安卡問:這次也不算嗎
摩多道:今天上午新聞報道,恐襲導致六名特警,兩名巡警,四名消防員和三名醫護人員死亡。另外還有四名球迷不治身亡。這對恐襲來說不僅不能算是成功,反而會出現負面效應。殉職的人員會被當做英雄,市民會倒逼議會為英雄復仇。如果死亡的全部是平民,他們會悲傷,會恐慌,會反思為什么會遭受襲擊。英國是南約主要成員國之一,民意倒逼之后,這股力量順勢而動,砸平圣旗完全不是問題。圣旗已經是棄子,現在是怎么棄的問題,能不能廢物利用的問題。
摩多:我的看法也可能是錯的,我們拋開戰略不談,一步步分析案件。在本次倫敦恐襲中,最讓我注意的是意大利餐廳。
梁襲問:因為王室成員
摩多道:因為一名人質死亡。相對于結果,相對于球場,意大利餐廳只死亡一名人質可以算是非常大的成功。但是我不明白這名人質是怎么死的。梁襲你在寫字板上說明,伱懷疑恐份襲擊餐廳目標是殺死其中的一個人。
梁襲說明自己觀點:對,但是王室蘿絲挺身而出暴露了身份后,恐份的立場讓恐份改變任務。但還是有一個人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