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辰的手指在桌子上輕輕的敲著,陷入沉思當中。
但這手指敲擊桌面的咚咚聲,在此時一片寂靜的小屋內顯得格外刺耳,眾人感覺如同心臟被一下下的錘擊一般。
胸口發悶,口干舌燥,渾身別提多難受了,著實讓人有種抓狂的感覺。
但卻沒人敢出聲,生怕一點點的動靜就打斷了方辰的思考。
過了許久,方辰手指敲擊桌面的動作戛然而止,眾人不由長長松了一口氣,他們感覺自己剛才跟受了一場酷刑似的。
"你覺得,英鎊最多能貶值多少"方辰目不轉睛的盯著朱長宏,拋出最后一個問題。
朱長宏沉吟了一下,很快的回答道:"如果是跟德國馬克的匯率,我覺得最多能貶值到1英鎊兌換2.8德國馬克,要是跟美元的匯率,最多能貶值到1英鎊兌換1.8美元。"
緊接著,朱長宏解釋道:"為了加入歐洲匯率體系,英國向歐洲共同體承諾,英鎊兌德國馬克的匯率上限在3.1320馬克,下限在2.7780馬克,中心匯率為2.95馬克,浮動大概為6%左右,如果超過2.7780的下限,則意味著英國只能退出歐洲匯率體系,那絕對會被聞風而來的鯊魚們絞殺的干凈,所以說2.8是英鎊絕不能突破的底線,英格蘭銀行和整個歐洲共同體都會死守住這個底線的。"
方辰眉毛一挑,不可置否的輕笑了一聲,‘英鎊能守住匯率’這七個字在他聽來,簡直就是個大大的笑話。
雖然他重生之前德國馬克早已不存在,但美元在啊,英鎊別說維持現在1英鎊兌換1.9美元的匯率,險些連1英鎊兌換1.2美元都險些沒有守住。
有專家預計,等到英國正式脫歐之后,英鎊兌換美元的匯率將降到1.15左右。
再想想,在1949年1英鎊兌換4美元的恐怖匯率,方辰不由咧咧嘴巴。
突然,腦中一道念頭閃過,方辰意識到了一個事情。
那就是,英鎊匯率下跌的歷史,其實就是英國這個世界上最為古老的資本主義國家,宣稱日不落帝國的大英帝國的衰落史。
"我覺得英國守不住2.8的匯率,早晚要被迫退出歐洲匯率體系,最終被打到2.5,甚至更低也不是不可能的。"方辰緩緩的說道。
聽方辰竟然說英鎊兌換德國馬克的匯率,竟然會跌倒2.5,甚至更低,朱長宏感覺自己的脖子被一只強而有力的大手捏住了一般,馬上就要窒息了。
按照方辰的說法,英鎊的匯率將降低20%!
那這可就是英鎊,自1949年9月18日第一次大規模貶值之后的,又一次史無前例的大貶值!
說實話,朱長宏第一個反應是不不信的,但看著方辰那張輕松淡然的笑臉,他的心不由咯噔了一下,瞬間相信了三分。
正所謂人的名,樹的影,方辰在經濟方面的成就太大了,簡直就是史無前例的那種!
尤其是,他親眼看著方辰是如何在申城股市上,興風作浪,又全身而退的!
所以說,他真的不相信,方辰在英鎊貶值這么大的事情上,會無的放矢!
方辰既然敢這么說,肯定有自己的道理。
他覺得不可能,或許只是因為他的道行不夠,所以才看不透。
想到這,朱長宏苦笑一聲,如果他能有方辰這樣的道行,他也能掙到數百億的資產了。
他對方辰剛才那番驚世駭俗之,又多了兩分的相信。
再說了,英鎊又不是沒大規模貶值過,在1949年的時候,英鎊可是一口氣貶值了30.5%。
方辰聳了聳肩,神情有些無奈,英鎊貶值這么多,的確是有些匪夷所思,但事實上就是如此。
英鎊大幅度貶值的基礎,其實在1990年,10月5日,英國宣布加入歐洲貨幣體系之時,就已經奠定了。
當晚,歐共體財政部長發表聲明歡迎,表示英國人走進了新時代,從此就要偉大復興了。
但這本身就是個錯誤的開始。
一切都因為英鎊此時的匯率已經被高估了。
經濟層面,此時英國已處于衰退的邊緣,通脹一路飆升,1989年初到1990年9月加入歐洲匯率體系之前,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就已經從5%上升到8%。
執行的高利率政策對于高通脹似乎無效,反而加大了經濟衰退的風險。
所以英國政府陷入了兩難之中,保持高利率,經濟大蕭條不可避免,但降息通脹又受不了。
更擔心由此導致英鎊貶值、資本外流,從而引發金融、經濟危機。
所以他們寄希望于借助外力,于是選擇加入歐洲貨幣體系的匯率機制以穩定英鎊匯率、治理通脹。
在加入歐洲貨幣體系之后,英國當即宣布降息1%。
事實證明,英國人還是很雞賊的,加入歐洲匯率體系后,英國的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的確大幅下降。
然而最終將英鎊推下深淵的是,1992年2月7日,歐洲共同體十二個國家的外交部長和財政部長簽訂《馬斯特里赫特條約》。
這標志著歐元再次向前推進,決心以歐元統一的歐洲大陸。
上一次,想要統一歐洲的兩個人順便提一下,一個是拿破侖,另一個是元首,結局大家懂得的。
全部失敗了!
所以這一次的歐元之路,注定不會順利。
事實上,歐元成立確實也是一路坎坷。
首先,歐元是為了挑戰美元而設立的,那美國人肯定不答應。
在簽訂《馬斯特里赫特條約》后不久,英國人發現,此時經濟上的弱勢,使得英鎊已經是無法保持高估的匯率了。
但因為加入了歐洲貨幣體系,英鎊必須盯住馬克,有了下限,所以只能在匯率機制限額內進行浮動,被束縛住手腳。
陷入兩難了,如果英鎊貶值,極有可能超過匯率下限,那么就會脫離歐洲貨幣體系,宣告英國外匯政策的失敗,政府將大失民心。
如果英鎊不貶值,匯率高估,資本用腳投票,外匯儲備將持續失血,后果也是很嚴重。
但大英帝國選擇了死扛。
而這一切都被一些,隱藏在旁邊的喋血鱷魚所窺視著。
尤其是在擊潰意大利之后,知道德國并不會為了拯救其他國家的貨幣,來傷害自己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