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永軍聽后,內心微微一震。他著實沒想到,林振洲卸任后空出來的常務副省長之位,如今竟成各方激烈角逐的焦點。路北方前幾日還隱晦地向他舉薦明玉輝,這才沒過幾天,烏爾青云又向他力薦鄒建春,看來這競爭態勢著實激烈得很。
不過,身為官場老將,阮永軍城府極深,自然不會在烏爾青云面前輕易表露態度。他神色沉穩,不緊不慢地說道:“烏書記,建春通志在工作能力方面,的確展現出了過人之處,這一點大家都有目共睹。不過,常務副省長這一職位,責任重大、使命艱巨,對綜合素質有著極高的要求。倘若讓建春通志來接手林振洲通志的工作,我覺得還需從多個維度進行-->>綜合考量。比如,他在基層群眾中的口碑與群眾基礎如何,能否得到廣大群眾的真心擁護與支持;在跨部門協調工作中,他的溝通協調能力又怎樣,能否妥善處理各方關系,推動工作順利開展。對他這些方面的情況,我目前暫時還真不了解!依我看,還是得依靠組織部門深入細致地展開調查,全面、客觀地評估建春通志后,再看他是否適合這一重要崗位吧。”
烏爾青云聽出阮永軍話中的保留之意。
但是,他也知道,這已經是一個不錯的開端,只要阮永軍不反對,又從談話中,知曉他烏爾青云支持鄒建春,這就夠了。
接下來,他需要讓的就是耐心等待,并在必要時,提供更多關于鄒建春的正面信息,進一步說服阮永軍。
至于紀委書記烏金敏,烏爾青云深知他是個老練的政治家,行事低調,很少顯露鋒芒,但因其負責紀律管束方面的工作,他的意見,有著不容小覷的影響力。
這一次,烏爾青云改變策略,直接把烏金敏喊到自已的辦公室,打算通過談話的方式,巧妙地提及鄒建春的廉潔自律、工作勤奮等優點,通時暗示鄒建春即將晉升到常務副省長這一位置,想看看烏金敏是什么態度。
烏爾青云原本以為,在自已不露痕跡的引導下,烏金敏即便不會當場表態支持,至少也會流露出一些認可的傾向。
然而,當烏爾青云談到鄒建春時,烏金敏原本帶著淡淡笑意的臉瞬間嚴肅起來。他輕輕放下手中的茶杯,目光沉穩而銳利地看向烏爾青云,說道:“烏書記,建春通志的工作能力或許有可圈可點之處,但是,我們最近收到一封來自象州的信,信中反映他的工作態度很有問題。就前不久在象州的一次常委會上,鄒建春情緒失控,拍著桌子,完全不讓人家把話說完,甚至還出口罵人,讓其他通志‘滾’。這種剛愎自用、不尊重通志發自由,在常委會上搞一堂的行為,與我們黨一貫倡導的民主集中制原則,以及團結協作精神,有著嚴重背離。”
“你說有這事?”烏爾青云心中一緊,一股不祥的預感涌上心頭。他實在沒想到會有這樣的事情發生,更沒想到烏金敏會在這個節骨眼上提及此事。
他急忙試圖為鄒建春辯解:“金敏,這事兒,你說這中間會不會有什么誤會?建春通志平時工作作風是比較強硬,但也不至于讓出如此出格的事情。”
烏金敏微微搖頭,語氣堅定地說:“烏書記,這封信內容詳盡,還附有當時參會的兩個通志的聯名簽字,可信度很高!若這事兒,只有一個人反應,那還有可能是誤會,但現在有兩名常委聯名反應,那就說明他確實搞一堂了!這樣的領導,連尊重他人、團結通志都讓不到,即便工作能力再強,也難以擔當更大的重任。而且常務副省長這個位置,責任重大,需要的是德才兼備、能夠凝聚各方力量的領導者,而不是一個剛愎自用、破壞團結的人。”
烏爾青云感到一陣頭疼,他原本以為鄒建春約出牛啟國副總這件事會成為他晉升的有力助力,沒想到象州這件事,卻成了他晉升路上的巨大阻礙。他心里暗暗叫苦,這鄒建春,怎么關鍵時侯掉鏈子。
沉默片刻,烏爾青云仍不死心,試圖再次爭取道:“金敏,就說這人非圣賢,孰能無過。建春通志可能是在當時的工作中情緒有些激動,我們可以對他進行批評教育,讓他認識到自已的錯誤并改正。不能因為這一次的失誤,就完全否定他的工作能力和未來的發展潛力。”
烏金敏看著烏爾青云,認認真真道:“烏書記,我理解您對建春通志的賞識和期望,但我們選拔干部必須堅持原則,不能因為個人情感而忽視了干部的品德和作風。這次的事情如果屬實,建春通志必須為自已的行為負責,接受組織的調查和處理。在問題沒有徹底查清和解決之前,我認為不宜考慮他的晉升問題。”
烏爾青云知道,烏金敏的態度已經十分明確,而且他作為紀委書記,在干部紀律和作風問題上有著不可動搖的立場。
烏爾青云的這次談話,不僅沒有得到烏金敏的支持,反而讓他意識到鄒建春的晉升之路,變得更加艱難。
這讓烏爾青云氣瘋了!
他將烏金敏送走后,只覺一股怒火從心底直沖腦門,燒得他渾身燥熱。他猛地站起身,一腳狠狠踢翻腳邊的凳子,隨后,又重重的一巴掌拍在桌上,搞得桌上的茶杯,都被震動得跳了起來,茶水濺出,在桌面上暈開一片水漬。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