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古山鎮的路,狹窄而坎坷。
過去縣里幾次出規劃要將路面拓寬硬化,終因資金跟不上而一直停留在圖紙上。
茅山縣每年的財政收入不高,僅僅能滿足全縣的需要。
茅山縣屬于山區小縣,幾年前還帶著貧困縣的帽子。
黃山上任書記后,徹底將貧困縣帽子摘了下來。但老百姓感覺卻沒多大變化,該沒錢還是沒錢。
財政緊張,自然顧不上修路。以至于通往古山鎮的路,一路坑坑洼洼,晴天滿天灰,雨天一路泥。
廖老閉著眼問許一山:"小許,聽說你是學水利的"
許一山輕輕嗯了一聲道:"是,我是水利學院畢業的。"
"你對你們縣里的水利工作有什么建議啊"廖老饒有興趣地問。
許一山已經知道廖老是水利部門的老人,他前輩子扛槍,后輩子拿筆,一直奮斗在全國的水利戰線上。
全國最著名最重大的水利工程圖上,都有廖老簽下的名字。
行家面前不說假。許一山誠懇說道:"要說建議,我還真說不好。茅山處于亞熱帶雨林地理位置,降雨量大。境內河流眾多,水土流失嚴重。我勘查過全縣28條河流,最大的河是流經洪山鎮的洪河,全長35公里,匯入洞庭湖,流進長江。"
"最短的河是古山鎮的古山河,全長十公里,灌溉面積卻有萬畝。但古山河在枯水期是沒水的,古山水庫關閘后,河便斷流。"
"其他河流,大多是湘江支流,流經面積受地理位置影響,各有不同。"
"28條河流,經常出現洪澇災害。最嚴重的一次是洪河決堤,造成人口死亡十余人,經濟損失上千萬的后果。"
廖老突然睜開眼問:"到底死了多少人"
他口氣聽起來很嚴厲,讓許一山心頓時像擂鼓一樣的跳。
他遲疑著說道:"縣里材料上說,死十一個人。"
"數據真實"
"應該真實。"
許一山心虛地笑,小聲說道:"您覺得不止"
"我若相信他們報告上的數字,這天底下就沒冤魂了。"廖老嘆口氣道:"當然,這也不全怪他們,有時候他們也是沒辦法,畢竟,頭上的烏紗帽比什么都重要啊。"
讓許一山吃驚的是,洪山鎮黨委書記叫什么,哪里人,他倍兒清楚。
來之前,陳勇私下與他說過,洪山鎮黨委書記段焱華是個脾氣很怪的人。他年齡并不大,但能將洪山鎮治得服服帖帖。這幾年的經濟工作搞得也很不錯,是個名副其實的大鎮。
前年,縣里將洪山鎮列為常委鎮,意思就是洪山鎮的一把手由縣委常委擔任。
這樣一來,段焱華就有了個常委的身份,比縣委辦主任陳勇還要高一個級別。
陳勇提起段焱華的時候,欲又止,似乎有什么話不好說。
許一山當時也沒多想,心里就一個念頭,既然是人家的手下,聽話,多干事,關系自然就會好起來。
然而,讓許一山意外的是,段焱華與廖老居然是熟人。
,請下載好閱
,請下載好閱
閱讀最新章節。
_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