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2章婚期將近
蕭真怔愣了會,過了好半響,她似想通了什么環節,突然苦笑了下:孩子們長大了,有了自己的心思。術中子然的父母兄弟是反對他與她的婚事的,所以子然是順勢,順著叔嬸,順著那些被嬸子煸動的村人心思娶了她。外面看來,是他韓子然受了委屈,實際上并不是,他早已看中了她,而借用這樣的順風娶她之后,他與他父母之間就不會有矛盾。
而韓華和心遙,一如那時的子然。
這世道需要心思。韓子然摟緊了她:所以,這就是為什么我不反對心遙進宮的最主要原因。阿真,咱們的二女兒她會保護好自己。
還真是父女,連帶韓華也將子然的性子學了個十足,蕭真還能說什么呢,閉上眼,睡覺。
蕭真覺得自己對三個孩子需要重新認識,特別是二女兒與韓秋,原本韓秋也是讓他姓陸的,但大嫂說韓家男兒怎么可以姓他人的姓氏,因此只得就姓回了韓。在外人眼中,一直以為秋兒是韓家大哥的兒子。
蕭真仔細觀察了秋兒這孩子幾天,這不觀察還好,一觀察竟發現大哥已經給了秋兒二間鋪子,而且這二間鋪子還是讓他全權做主打理的,要知道秋兒才十一歲。
坐在茶樓上,看著對面鋪子里兒子的算盤撥得認真那模樣,蕭真真是哭笑不得了,大哥想讓秋兒繼承這韓家的生意,還真是直接以行動來培養啊,兒子這未來,她倒是不用插手什么,有大哥在旁看著,壞不到哪。正待付了銀子回去,就見一輛馬車停在了兒子的鋪子前,從馬車上走下來的不是別人,正是二女兒心遙。
韓秋將正在盤帳的帳本給了心遙看,心遙看得認真,半響之后,姐弟二人笑著在說什么開心的事,一會,二人同上了馬車朝著城外去。
蕭真自然要跟上去瞧瞧,方才女兒看帳本那一臉老練的模樣很讓人懷疑。
馬車一路到了城外一里之地停在了一間莊苑前,莊子門打開時,二名四五十的婦人走了出來。
蕭真聽到那二婦人在說:二位主子,你們可來了,盤帳都已經盤算好了。
今年收成如何?陸心遙問。
比去年翻了一倍呢。幾人邊說著邊進了屋。
蕭真挑高眉,喃喃著:主子?難不成這莊子是心遙和秋兒的?正想著這個問題時,另一輛馬車也從不遠處奔來,馬車普通,不是很起眼,這要換在平常蕭真也不見得會注意,只是從里面走出的人兒竟是大女兒陸心悠。
蕭真‘嗬’了聲,敢情這莊子連心悠也有份啊。
一路上,蕭真覺得自個這個母親做的真是很失職,她自覺平常還是挺關心孩子們的,可對于孩子們做了什么事竟然一點也不知道。
到了家,蕭真將今天的事跟吳印和趙介說了,沒想吳印和趙介是一點也不奇怪。
姐不知道嗎?京城所有的閨秀們只要到了年紀都會給個莊子讓她們打理,待嫁人之后管理起家事來就不會手忙腳亂了。吳印說道。
是啊,就連我家趙笙,天天混在影衛營時,我也給了她一個園子。趙介說道:姐,你也太不關心孩子們了,也虧得大嫂早就想到,要不然心遙以后成為了皇后,諾大的皇宮她還真無從下手。
蕭真被他們說得汗顏。
吳印哈哈一笑:不過姐本來對這種事就不擅長,你就別管了,反正有大嫂在,再說就算沒有大嫂,這種事姐夫也是擅長的。
難不成你姐夫也知道?蕭真問。
我記得這莊子一開始是姐夫說起的,當時大嫂本想著自己教孩子們,趙介想了想說:后來姐夫說傳身教還不如直接讓他們自個去捉摸,實踐出來的才是最養人的。
對對,吳印點點頭:姐夫是這么說過,現在看來孩子們確實將莊園打理得不錯,這幾年賺的銀子比得上咱們的一間旺鋪啊。
蕭真訝然,原來子然這么早就開始培養孩子們了。她沒有生氣,相反倒是松了口氣,幸好有子然在,要不然真不知道三個孩子會被她養成什么樣的。
行了,孩子的事她也不費心了,不是那塊料。
任家那天過來一鬧之后,任韓二家倒是開始走動了起來。
 
; 反正事情已經成為定局,韓家大哥與大嫂也就接受了任家的示好,彼此走動也能加強兩家的了解,這對大嫂來說自然是愿意的。
因此像賞花會,茶會這種,只要任夫人來叫,柳氏就會去,有時二人結伴也會去買衣裳之類的,柳氏經常出去走動,在家的時間就少了,而每次回來,就會喋喋說個不停,那模樣仿佛才來京城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