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各處返回的琉球百姓,處理著大戰過后留下的一片狼藉,在醫官的指揮下灑了大片石灰。
戰死的明軍被翻找了出來,辨別出身份后,用上好的棺槨入殮,然后一份份陣亡書連同撫恤銀子便發了出去。
而敵兵的尸體則隨意往坑里一扔。
一把火燒了。
午后。
山清水秀之地。
隨著一陣火槍爆鳴,那背山面海的半山腰上多了一排排新墳,烏云蓋日,蒙蒙細雨中。
沈烈站在整飭過的官廳里,和張簡修,朱載堉閑聊著,手中捧著一張花團錦簇,熱情洋溢的嘉獎圣旨。
沈烈摸了摸頭,腦海中自然浮現出萬歲爺那張微胖的臉,他以前給自己下圣旨可不是這樣的。
這花團錦簇的文章里,怎么看都透著虛情假意。
倒是太后,皇后囑托張靜修給送來的私信里,對沈烈安撫了一番,叫東海眾將官不必胡思亂想。
一門心思的為朝廷效力便是。
此時。
張簡修面色古怪,忽道:妹婿可知,前幾日……萬歲下旨重開西廠了。
沈烈點點頭。
不意外。
西廠。
這才是真正讓天下人談之色變的狠角色,什么東廠,錦衣衛和西廠比起來都差遠了!
想當年大明憲宗設立西廠,欽定西廠所領緹騎要比東廠多一倍,又把東廠與錦衣衛的職權包攬起來。
所以西廠的職權比東廠和錦衣衛更大。
真可以說一手遮天。
西廠非但可以偵查民臣的行,并可以對疑犯進行拘留、用刑,且可隨意逮捕朝中大臣。
甚至可不向皇帝奏請。
可西廠作為一個短命的特務機構,前后只有兩任提督,分別是汪直和谷大用。
皇上為何在這個時候重開西廠,這還用問么,在場幾人都心知肚明,為了制衡東廠和錦衣衛唄。
沉默了片刻。
沈烈不以為然道:西廠提督用了誰
張簡修嘆了口氣,輕聲道:鄭承安。
沈烈一陣錯愕,認真的琢磨了好一會兒,記憶中也沒找到此人的任何蹤跡。
沈烈奇道:誰
張簡修又道:鄭貴妃的親舅爺。
這下子。
連朱哉堉也吃了一驚,茫然問道:宮中何時多了一位鄭貴妃,我怎不知
沈烈卻小吃一驚,失聲道:鄭鏡兒……她懷上了
張簡修點點頭,輕聲道:嗯。
明白了。
或是余情未了,或是為了平衡后宮,那位鄭淑儀也算是熬出了頭,封了貴妃也雞犬升天了。
無奈何。
沈烈和朱載堉相顧無。
而此時。
第二道圣旨來了,準沈烈開府建衙,新設立了一個東海都司,命沈烈兼任都指揮使,駐地在松江府。
接了旨。
沈烈還在揣測著這圣旨中的三味。
朱載堉卻訕訕道:有名無實,不給兵馬也不給錢糧,這不就是個弼馬溫嘛。
沈烈又啞口無,翻了個白眼道;哎,您說的對!
你會說就多說點。
,請下載好閱
,請下載好閱
閱讀最新章節。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