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時。
洞悉真相的沈烈幽幽的嘆了口氣,當下便叫白小娘子準備好筆墨,他親自給李如松寫了封信。
他要買馬。
大量遼東馬,蒙古馬……
筆墨落下。
隨著一陣冷風吹過,沈烈將毛筆往硯臺上一擱,搓了搓手。
一旁。
白貞貞便將這密信拿起來看了看,那明眸不由自主的瞇了起來,輕聲道:你……這是要插手馬政
沈烈低頭不語。
不然呢。
這個時代的馬是什么,是最最重要的戰略資源。
白貞貞倒吸了一口涼氣,伸出纖纖素手抓住了未婚夫婿的胳膊,有些擔憂的央求道。
咱踏踏實實過日子行么
在她看來。
沈烈這是在作死。
可沈烈卻依舊低著頭,拍了拍她的纖手,輕聲安撫道:莫怕,這事兒……不是有遼東李家頂著么
白貞貞便不再勸說。
她知道根本勸不住。
幽幽的嘆息聲中,沈烈叫人將密信用火漆密封,送到京城神機營給李大公子,然后便抖擻起了精神。
將全部心力投入到了馬車作坊的建設中。
又是一個艷陽天。
隨著上游的冰雪融化,凋敝的無人山谷中開始有了生機。
大地回暖。
萬物復蘇。
每每到了晚上,這山野之中野貓發春的叫聲都是那樣的瘆人,而搖曳的燭火照耀下。
沈烈挑燈夜讀。
手中捧著的是一卷殘書,這卷書上所記載的以圖譜居多,是從天津左衛的工匠營中翻出來的。
書頁早已發黃殘破。
邊邊角角都被老鼠啃光了。
可依稀可以辨認出來的部分,清晰的記載了當年永樂年間,大明工匠打造寶船以及各型遠洋翻船的圖譜。
好東西呀。
沈烈愛不釋手。
這比西洋人開始造遠洋風帆戰列艦早了多少年吶。
也就一百多年吧。
放下了造大帆船的圖譜,沈烈又隨著拿起了另一卷書,在那發黃的故紙中找到了關于建造龍骨水車的方法
龍骨水車亦稱翻車、踏車、水車,俗稱龍骨。
史上的灌溉農具,流行于大部分地區,這種提水設施歷史悠久。因為其形狀猶如龍骨,故名龍骨水車。
龍骨水車約始于東漢,三國時發明家馬鈞曾予以改進。
這不就是現成的水力機械么
這比西方又早了多少年呢。
無法計算了。
將書卷合上,沈烈眉頭舒展開了,他想到了即將出現的不休名作《天工開物》,想到了宋應星。
他被這盛世大明強大的技術實力,璀璨的文明成果震撼了。
可很快。
沈烈的眉頭又皺了起來,此刻他的想到了正處于工業技術萌芽階段的西歐,又想到了即將大亂的萬歷朝。
沉吟了良久。
沈烈才從口中溢出了幾個字:分水嶺呀。
好消息是。
他要在天津左衛重建工匠營,利用小高爐煉鐵,利用水力機械制造四輪大馬車的想法實現起來并不難。
以這個時代大明的技術能力。
太容易!
有錢就行。
只是在這個時代沒人愿意這樣干,因為做實業來錢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