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這自幼多災多難,以聲色娛人的一等揚州瘦馬,在此刻找到了人生的意義。
她的眼睛里有光了。
鶯鶯燕燕的輕聲細語中,沈烈端起了一杯秋露白猛的灌了下去,然后拿起蒲扇煽著風。
對于貢生們的熱捧,讓他在意外之余,終于找到了一條打開局面的路,一條通往金山銀山的通天大路!
想了想。
沈烈便向著張靜修問道:會試是什么時候
張靜修也想了想,輕聲道:會試自然是來年二月,不過……
她似乎有些明白心上人的打算了,那雙明眸便也亮了起來,驚喜道:不過山高路遠,這個時間……應該有不少考生已經到了。
沈烈端著酒杯點點頭。
此事在情理之中。
對天下讀書人來說,會試的重要自不必說,這場全天下最重要的考試,因天下士子會集京師參加考試。
故名會試。
又因在春季由禮部主持,亦稱春闈、禮闈。
大明每三年舉行一次會試,定于辰、戌、丑、未年的二月初九、十二、十五日分三場進行。
第一場試四書義三道,經義四道,第二場試論一道,判語五條,詔、誥、表內選答一道,第三場試經史策五道。
凡鄉試錄取的舉人皆可應試。
取錄名額,初無定額,少的時候取三百多名,多的時候取進士多達五百名,這不是一個小數目了。
扒拉著手指算一算。
距離萬歷十年會試的時間也差不多了。
可是在這個沒有飛機,高鐵,也沒有汽車的年代,舉人們想要進京趕考可不容易呀。
京畿一帶的考生還好,對于那些南方,邊陲小城的考生來說,多數都要提前半年甚至一年出發。
沈烈含笑點頭,真是那幾個貢生的捧場,讓他看到了巨大的商機,這個道理是如此簡單易懂。
在現代社會里,一般什么人最喜歡吃快餐呀,上班族,學生黨,單身貴族……
所以沈烈想到了這個時代的京城,上班族,衙門里的衙役,普通百姓還真承受不起這樣周到的送餐服務。
可讀書人吃的起!
什么窮酸書生那都是前朝的事情了。
大明的讀書人可是很有錢的,尤其是背井離鄉前來京城參加會試的讀書人,家里最差也得是個地方豪紳。
并且這些人是不做飯吃的。
于是沈烈強壓下心中的雀躍,又追問道:但不知這京城內外……哪里的讀書人最多
田洪忙道:東岳廟呀,離咱這里不遠。
隨著沈烈啪的一聲拍在自己腿上,當下便做出了決斷:過兩天咱們去東岳廟!
他打算先印制一批宣傳單,然后去慈云寺讀書人聚集的地方發,從這些舉人老爺身上賺大錢。
那些舉人老爺呀……
沈烈幽幽的念叨著,舉人老爺自然比貢生老爺有錢,又爽快大方,想必這是一條不錯的財路。
這辦法一說出來,眾人立刻拍手叫好。
,請下載好閱
,請下載好閱
閱讀最新章節。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