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領導,喬興文的一些行為,我實在看不慣。”
高廣閣并不掩飾對喬興文的意見。
“他搶了你的常務副市長,你看不慣他很正常,這也是人之常情,但是看不慣歸看不慣,不能影響正常工作。”
老領導教育高廣閣。
“老領導,我絕對沒有影響正常工作。”
高廣閣分辨道。
“沒影響正常工作?”
“不對吧?”
“根據我了解到的情況,你的個人情緒,已經嚴重影響到了政府正常工作的開展。”
老領導說道。
“您具體指的是什么工作?”
高廣閣被說糊涂了。
“臺安縣那個礦場事故案。”
鋪墊了大半天,老領導終于說到正題。
“礦場事故案?”
高廣閣不禁愣了一下,在他的認知里,老領導清正廉明,怎么退休退休了,又摻和起這種事了?
“這個案子市委市政府已經下了文,由市公安局牽頭組成的聯合調查組進行調查,臺安縣雖然是案件發生地,但并不是在哪發生的案子,就一定得由哪里調查,現在,臺安縣公安局獲得了線索,抓了人,理應把線索和嫌疑人,移交給市公安局,你為什么非得持反對意見呢?”
“就因為喬興文支持移交案件,你就反對?”
“那喬興文反對的,你是不是也都支持?”
老領導深諳講話的藝術,明明是礦場事故案,老領導繞來繞去,又繞回到高廣閣和喬興文的個人矛盾上。
“我……”
高廣閣一時之間,還真不知道該如何反駁。
“不要被仇恨蒙蔽了雙眼。”
“我們做事情,要有原則和底線,切勿被個人情緒支配。”
老領導高屋建瓴地說道。
“老領導說的是。”
此時此刻,高廣閣也終于意識到,老領導打這個電話的根本目標。
對手能把老領導請出山,做他的工作,高廣閣還真沒有想到,但此舉,也正好了送給了一個臺階下。
宋思銘剛剛才說過,移交案件不能太突兀,不能太主動,要找一個合適的時機,以免引起對方的警覺。
眼下,這個合適的時機,不就來了嗎?
對自己有著知遇之恩的老領導,苦口婆心,好相勸,他實在抹不開面子,只能主動退出戰場。
“我盡快和臺安縣的相關同志溝通一下,讓他們盡快把案件連同嫌疑人,移交給市公安局。”
高廣閣隨后就對老領導說道。
“這就對了。”
“冤家宜解不宜結。都是一個班子里的同志,不要總是搞針鋒相對那一套,特別是涉及原則問題的時候。”
老領導雖然退休了,依舊喜歡站在高處,教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