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孩子湊成堆,呼啦一聲,便去了小院里看二念展示他的神射術,只剩一念乖乖地坐在一旁,小模樣很是儒雅,要不是那張臉和二念長得像,誰也不敢說這是一母同胞。
辛夷叮囑二念小心玩箭,回頭摸摸一念的頭。
怎么不去跟他們玩
一念道:都是小孩子玩的。
辛夷笑著牽起他的手,那你和娘去看他們玩關撲。
一念對此不感興趣,但有娘牽著手,他沒有拒絕,老老實實地跟了過去。
今日長公主在府里接待拜年的賓客,辛夷帶孩子出門就是為了躲個清閑,免除七大姑八大姨的荼毒之苦,因此到晌午也沒有回去,只差人捎了個信兒給長公主,便要留在藥坊用飯。
湘靈早早下桌去灶上準備飯菜。
辛夷跟上去添柴燒火。
湘靈一邊切菜一邊看她。
姐姐,良人來信了,說揚州可好玩了。
辛夷聽出她的弦外之音,似笑非笑,那敢情好,很快我就可以過去跟他們會合了。
湘靈清清嗓子,姐,你看我如何
辛夷打量她,很好呀。
湘靈:那姐姐可以帶我去揚州嗎
辛夷笑了起來,你不嫁人了良人是許了人家我才讓她去揚州的。等她從揚州回來就可以成親了……
良人在年前許了鄧氏胭脂鋪李大娘家的長子鄧晟。
那是一個溫文爾雅的讀書人,前年中了童試,是李大娘成天掛在嘴邊的大秀才。得益于北宋科舉制度的放寬,商人子女可以應試,鄧家也不缺銀錢,于是便舉全家之力供這么一個讀書苗子。
鄧氏胭脂鋪和辛夷藥坊一直有合作,算是辛夷家藥妝的品牌代理商,兩家來往密切。辛夷見過鄧晟一次,那郎君長得四平八穩,模樣端正,說是和孫喻之在一個書院讀書……
為此辛夷還特地找孫喻之打聽過鄧晟的人品。
孫喻之說他課業中游,但十分刻苦,平常也不像那些文人雅士一般流連勾欄瓦舍,這才稍稍放了些心。
鄧晟和良人是二人私下歡喜的。
良人沒有上過學堂,到了藥坊才開始識字讀書,十分喜愛讀書人的文氣,鄧晟處處都長在了她的審美上,而鄧晟家里最初并不情愿,覺得良人配不上自家的秀才兒子,也是因了辛夷和廣陵郡王這一層關系,才勉勉強強點了頭……
但許下親事,鄧家卻要等鄧晟大比后再說婚禮的事。
鄉試三年一次。
鄧家沒有考慮良人的年紀拖不得了,等鄧晟再有兩年大比,中或不中都是二人不小的考驗。
這正是辛夷讓良人去揚州的原因。
在藥坊這些年,良人已然不是當初那個不諳世事的小丫頭,但藥坊里有安娘子坐鎮,她還是少了一些歷練,辛夷怕她嫁人后被婆家拿捏,想讓她有獨當一面的能力,不必事事依靠男人。
湘靈顯然沒有想那么深遠,哼聲埋怨起來。
姐姐不公平。良人許了夫家才該留在京里呢。鄧家郎君那日休沐回來,還來問我可有良人的信……人家好端端一對鴛鴦,就這般讓你拆散了。我就不同了,可以隨姐姐闖蕩江南……
辛夷笑起來,那不叫拆散,叫考驗。你留下來,恰好可以將你未來的姐夫盯牢了。
才不要。
那留下來選個如意郎君總是要的吧
湘靈登時紅了臉蛋,辛夷一想她年紀也不小了,試探著問:這里也沒有外人,你和我說說,喜歡什么樣的郎君
,請下載好閱
,請下載好閱
閱讀最新章節。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