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汴河邊有一張姓人家,世代務農,家貧多累,但戶無賢婦,宅有奸夫,難行善事,幾無人狀,為鄉鄰所不喜。嘿,說來也是異怪,在張家這一代上,竟出了一個行武子弟。一朝登科,從此魚躍龍門……
說書人抑揚頓挫,說得很是得趣。
辛夷讓小二哥上了些果點,津津有味地吃著。
堂上一陣陣喝彩。
……老張家出了這么一個大官人,那可是光宗耀祖的大造化。俗話說得好,一人在朝,百人緩帶,這老張家從此那是雞犬升天,住大宅娶新人,好不快活。可俗話又說了,飽暖思**,饑寒起盜心……
砰!
辛夷正聽得興起,背后突然傳來一聲巨響。
門口原本放著幾個燒水的爐子,小二哥們便從那里取了茶壺來回添水,這說書先生正講到關鍵處,爐子突然被人一腳踢翻,在地上滾出一丈有余。
大熱的天,火炭傾覆,熱浪四溢,那火星濺出來飛上涼棚,惹來人群驚呼陣陣。
哪個不長眼的跑到香壺小筑來撒野……
汴京有點名氣的茶樓酒肆,背后大多都有官宦商賈撐腰,要不然早讓人把堂子給掀了。
因此,小二的見到這等狂徒,也是兇橫得緊……
換平常,縱有幾個醉酒的家伙撒撒野,被小二哥一吼,也就慫了。
可今日不同,小二聲音未落,眼睛便瞪大了,像是見鬼般盯著從天而降的張巡和一群禁軍,火炭也不管了,轉頭便往店里躲。
待到鉆入人群才敢出來吆喝。
你,你們是什么人光天化日之下損毀民財,這是要造反嗎
張巡人高馬大地站在涼棚下,雙臂抱緊腰刀,眸子里是冰冷的寒意。
來人!將這個撥弄是非,毀謗朝廷命官的說書先生給本官押下,帶到開封府問罪。
說書人與茶寮是有契書的,相當于是茶寮的雇傭。這個姓王的說書先生因為段子多,換新快,跟得上時事和潮流,很得汴京百姓喜歡,聽者眾多,本就是香壺小筑的搖錢樹,掌柜的哪會輕易讓他逮人……
干什么,干什么
掌柜的比起小二來,底氣更足幾分。
他走到門前,朝張巡拱手。
敢問這位大人,是哪里的差使為了何事勞師動眾,要抓我們的人
張巡冷笑,不同他解釋,只招呼禁軍。
將掌柜的一并羈拿,押送開封府。
一群禁軍蜂擁而上,掌柜的當即變了臉色。
大人有何憑證可執有朝廷羈拿券書……
張巡冷著臉,一不發,一概不理。
所謂秀才遇到兵,這個時候說什么都沒有用了,掌柜自襯無罪,朝中有人,倒也不掙扎,嘴上說那草民便陪大人去開封府走一趟,眼風卻拼命朝小二哥掃過去,示意他快去找人。
茶寮里嘈雜一片。
說書先生早已白了臉。
但沒有人認出那個官爺是張巡,說書人嘴里的張家后生。
張家人做出這種事情,張巡自然也沒有顏面當眾承認自己的身份……
辛夷看半晌,慢吞吞地扶著杏圓的手,站了起來。
桃玉,杏圓,我們回去吧。也不知是哪位大人如此威風,偏不許百姓聽點笑話……
杏圓低低笑一聲,狀若耳語,實則大聲。
姑娘,是張樞直張大人。
嗡的一聲!
茶寮里登時炸開了鍋。
皇城腳下,大白天光,聽書的百姓并沒有那么怕黑臉張大人。
聽說張大人是個頂天立地的大丈夫,立功名,有高義……原來竟是如此小肚雞腸之人
可不正是王先生并不曾講他半分錯處,還夸他叨天之幸,定是結了不少善緣,方能有所成就呢。
家人不善,非他不善………張大人怎會是這等公尋私仇之人
小香樓的事情,人盡皆知,哪里抵賴得了如何能說王先生撥弄是非,毀謗朝廷命官
在這汴京城里,小報橫飛,哪個達官貴人沒有被百姓私底下戳過脊梁骨但貴人自有貴人的肚量,少有人跟百姓當面來計較。
張巡此舉,讓人覺得著實上不得臺面。
尤其當面被人頂穿身份,更是狼狽而尷尬。
他滿臉青白不勻,雙眼冷颼颼地朝辛夷看過去。
哼!我道是誰,原來是郡王妃在此……
聲音未落,他大步邁過火炭,徑直朝辛夷走近,炯炯有神地盯著她的臉,一雙黑眸難掩復雜的光芒。
敢問,張某可曾得罪過郡王妃
,請下載好閱
,請下載好閱
閱讀最新章節。
_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