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翔鸞閣,趙禎眉頭越擰越緊,不滿地訓斥亦步亦隨的傅九衢。
你就如此心急多等些日子又會如何朕不想讓人戳脊梁骨,說溫成剛走,朕就張羅著給外甥操辦婚事……
傅九衢笑容不改。
官家是天子,你說什么做什么,哪里輪到旁人置喙……
趙禎身形略微一停,轉過頭來看他。
你說老實話,到底為了什么
雖然趙禎被傅九衢纏得煩了,但他很是了解這個外甥的性子,如此迫切的原因,肯定不那么簡單……
唉,還是瞞不過您的法眼。傅九衢嘆息一聲,緩緩地道:舅舅,我沒多少日子了。
趙禎呆了一瞬,凝視著他,冷聲斥責。
胡鬧!為了逼朕答應,這種話你都敢說……
傅九衢望入他的眼底,沉默片刻,一字一句很是清晰:外甥不敢欺君。舅舅若是不信,大可傳周道子來問話。
當真趙禎下頜的胡須微微抖動,像是用盡了力氣一般,聲音里透出一種濃濃的無力,上天當真如此不待見朕,要將朕的親人,一個個地從朕的身邊帶走
趙禎自恃為君圣明,一生勤勤勉勉,兢兢業業,不敢說是一代雄主,但在他的治理下,大宋也國泰民安,物阜民豐,可以稱得上是一個好皇帝……
他不知道自己到底有什么業障,孩兒一個接一個地夭折,除了福康公主,一個都沒有養活。如此四十有余,貴為皇帝,富有四海,卻留不住一個所愛之人。
朕……趙禎極是悲傷地閉上眼睛。
準你所請。
··
駕——駕——
一匹駿馬駛過御街,在驛站停下。
馬聲嘶鳴,一個侍從風風火火地闖入驛館。
報,大宋皇帝,圣旨到!
辛夷正在廂房里和杏圓說話,用溫水替銀霜擦洗羽毛,聽到聲音,怔了一下,又若無其事地繼續。
很快,內監李福就手捧圣旨進來了,身后跟著兩個小黃門,還有幾個侍衛,很是謹慎的模樣。
東川郡王接旨——
高明樓捂著受傷的下腹,強自帶笑出門迎接,順便讓人去叫辛夷,然后和李福寒暄片刻,塞了一錠銀子過去。
有勞公公跑這一趟,拿著喝茶。
李福眼皮跳了一下。
多謝東川郡王。小的不敢領受……
他笑容可掬地推回去,慢慢地挺直腰板。
東川郡王準備接旨吧。
辛夷在兩個丫頭的扶攜下慢慢出來。
會客廳里都噤若寒蟬地等待著,站得規規矩矩,就連高明樓也沒有多余的表情。
李福見人都到齊了,掃視一眼,雙臂張開黃澄澄的圣旨,念道: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大理相國高振祥之女,名門貴女,溫良端敏,淑靜懿德,含章秀出。現兩國互契,賜婚廣陵郡王,擇吉日完婚。欽此!
大廳里空氣靜寂,許久沒有人說話。
辛夷察覺到高明樓身上的不悅,一動不動。
片刻,才聽到高明樓低聲道:阿依瑪。
辛夷垂眸,我在。
高明樓慢慢直起身子,瞥她一眼。
你的終身大事,這道圣旨,你來接。
傻子都看得出來這個東川郡王對妹妹的婚事很是不滿,李福面無表情地捧著圣旨站在原地,左看一眼,右看一眼。
辛夷平靜地點頭,跪下磕頭。
謝主隆恩。
·
一道圣旨,兩處閑愁。
驛館里報稱東川郡王身子不適,臥病在床,而長公主府里,趙玉卿也是急得團團轉——
第一次娶媳婦,她又是喜又是憂,生怕婚事辦得不好,又不知大理禮數如何,趕緊安排人去打聽,然后又覺得府上沒有拿得出手的奇珍異寶做聘禮,總之,怎么想怎么抓急,一時手足無措。
丫頭婆子們看在眼里,皆是會心一笑。
殿下不必如此操心,擇期自有司天監,婚儀自有禮部,殿下只需要保重身子,安心等著喝媳婦茶便是了。
我哪里能不操心趙玉卿天生就是個操心的命,左想右想,覺得一刻都不能再等了。
不行!去給我備轎,我要去司天監問問吉日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