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排守門的人,一定是心腹中的心腹,必定是最忠心的人才行。
耶律大石氣得很不舒服,好半晌后,問道:李乾順兵敗,可曾逃出來
探子回答道:回稟陛下,李乾順逃出來了。我們打探到的情報,約莫有一萬多人逃出來。目前,李乾順正在往興慶府去。
耶律大石擺手道:下去吧。
探子轉身去繼續盯著。
耶律大石的目光一轉,落在了他的心腹蕭斡里刺,問道:你怎么看
蕭斡里刺是耶律大石的心腹,早在遼國的時候,蕭斡里刺就一直跟著耶律大石。
耶律大石一路往西北來了,蕭斡里刺也不曾背棄,始終跟隨。
蕭斡里刺有勇有謀,是個善戰的大將。
在耶律大石稱帝后,蕭斡里刺被任命為六院司大王。這個六院司大王,實際上就是遼國的南院大王。
作為耶律大石的心腹,蕭斡里刺也有著足夠的謀略和眼光。
他略作思考,沉聲道:陛下,從目前的情況判斷,臣認為要扶持李乾順已經很難了。
李乾順的大軍葬送,現如今擋不住宋軍。
繼續幫助李乾順,我們也會葬送其中。
臣認為,可以有兩個策略。
第一,趁著李乾順自顧不暇的時候,果斷撤離興慶府,去把毗鄰西夏國邊境的各地直接奪取,作為我們東面的屏障。
第二,提前派人和大宋皇帝接觸,我們可以幫他剿滅西夏,前提是大宋的軍隊適可而止,不能一路往西域來。否則,我們就介入參戰。
蕭斡里刺正色道:這就是臣的辦法。
不好辦。
耶律大石搖了搖頭,正色道:大宋皇帝滅金國,吞大理,攻西夏,志在天下。這樣的人,必然信奉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必定要橫掃一切,不可能和我們洽談的。
蕭斡里刺正色道:既如此,那就奪取西夏的疆土,趁機撕下一部分。
耶律大石皺著眉頭。
現在攻打西夏,是最不明智的決定。
自古以來,三個國家的爭霸,只能是老二和老三聯合,一起去對抗實力最強的老大。
一旦老二或者是老三,竟然聯合老大,來攻打另一個,最后就是全滅。
現在他建立的西遼和大宋聯合,要滅了西夏,就等于是自取滅亡。
問題是,不攻打李乾順,就會眼睜睜看著西夏的疆土,落入大宋的手中。
耶律大石背著手來回踱步,眼中也露出了焦灼神色。
蕭斡里刺明白耶律大石的遲疑,正色道:陛下,當斷不斷反受其亂。我們不是不幫助李乾順,是他太廢物,是扶不起的阿斗。如今,只能是兩害相權取其輕了。
不,不能這樣!
耶律大石一咬牙,鄭重搖頭。
他正色道:朕立身處世,全憑信義。之所以能立足西遼,從可敦城聚集十八部的兵力,得了所有人的支持,就是因為有信義。
現在,不講信義,反而落井下石,這還是不劃算的。
最最重要的一點,就算吞并了一部分西夏國的疆土,轉眼間就要被搶走,我們也要被大宋滅掉。
既如此,為什么不放手一搏呢
無處可退了,那就要團結所有能團結的力量,去拼搏一番。這不是為了李乾順,也是為了我們自己。
耶律大石正色道:斡里刺,你明白嗎
蕭斡里刺一向不懷疑耶律大石的決斷,因為很多次的戰事,都是靠著耶律大石的決斷逃出生天的。
沒有耶律大石的決斷,他早死了。
蕭斡里刺正色道:臣,謹遵陛下吩咐。
耶律大石得了心腹的支持,心中也徹底想清楚了,正色道:傳令下去,大軍立刻起程,我們往興慶府去。同時,安排探子去聯絡李乾順,朕要和他親自詳談。
遵命!
蕭斡里刺轉身就去安排。
耶律大石的探子出去了,大軍也隨之從山溝中出來,開始往興慶府的方向去。之前一直在山中,難以找尋。
如今耶律大石的大軍出來,很快被岳飛派出來的探子發現了,消息一路傳回去,迅速傳到了岳飛的耳中。
岳飛精神振奮,再一次來到了趙桓的中軍大帳,興致勃勃的說道:陛下,好消息,有好消息了。
_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