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經去傳旨。
沒過多久,李綱、楊時、徐處仁和吳敏聯袂來了。
宗澤作為樞密使也來了。
李綱知道岳飛取勝的消息,卻不知道岳飛今天來,也不知道要去迎接,主動問道:"官家召見,有什么事情嗎"
楊時、徐處仁和吳敏也齊齊看過來。
一個個有些緊張。
從李察哥的口中,得知了金人還要大舉南下,朝廷就一直在備戰,防備著金國。
皇帝突然召見,他們認為可能是這樣的事情。
趙桓神色從容,笑著說道:"岳飛擊敗李察哥,已經凱旋歸來。你們隨朕一起,去城門口迎接。"
李綱的神情有些僵。
迎接岳飛
他作為政事堂的宰相,沒有反對皇帝提高武人的地位,已經是很好了。
如今,岳飛一個武人凱旋竟然要迎接。
不合適吧
李綱還沒有表態,徐處仁的性格更耿直,率先道:"官家,武人征戰沙場,是本職,哪里需要您親自去迎接的呢臣認為不妥當。"
吳敏難得表態道:"臣也認為不合適。"
楊時道:"官家,凡事有一個度。過了這個尺度,無數人不接受,會遭到無數人反對的。"
趙桓眼神明亮,強硬道:"迎接岳飛,就讓你們難以接受了嗎"
"大宋為什么弱,就是不崇尚英雄。"
"一個有希望的國家,有希望的族群,不能沒有自己的英雄。"
"漢朝時,霍去病封狼居胥飲馬瀚海,被無數人崇拜,更讓許多文人投筆從戎,恨不得效仿霍去病。"
"唐朝時,王玄策一人滅一國,令人贊嘆。"
"這些都是英雄。"
"唯有銘記英雄,尊重英雄,才能塑造我們自己的英雄,才能讓天下百姓知道,大宋興亡匹夫有責。"
趙桓目光掃過幾人,沉聲道:"朕的一片苦心,爾等明白嗎"
大宋就這么個尿性。
文人瞧不起武人,處處都想著壓一頭。時不時的,趙桓就要上思想課,因為改變文官的觀念,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辦到的。
李綱面對趙桓的話,面頰抽了抽。
皇帝還是一樣的善辯,一張嘴讓你啞口無。
李綱不希望和皇帝起沖突,表態道:"臣去迎接就是。"
趙桓微微點頭,又看向楊時、吳敏和徐處仁,繼續道:"邊境地方的文官,如果能成功抵御了敵人,朕也一樣會同等對待。"
"英雄二字,不是單指武人,文官也一樣是英雄。"
"如漢之蘇武,唐之顏杲卿、顏真卿和張巡等人,再如李公一力抗擊金人,也是英雄。"
"在危難之際力挽狂瀾,那就是英雄,所以你們不要混淆,別以為武將會這樣,文官也一樣有這樣的待遇。"
楊時道:"臣領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