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行疆和傅寒聲是過命的交情,他平時不愛說話,心里卻給他們騰了位置,好兄弟遭罪他也看不過去。
他的晚婉做這些,是為了他。
折騰一天姜晚婉都困了:"晚上咱們去吃炸醬面吧。"
沈行疆:"好,我請你。"
姜晚婉冷哼:"你的錢都是我的,還你請我,沒自覺。"
沈行疆立馬改口:"我把錢給你,你請我。"
姜晚婉點頭:"這話聽起來還有點樣子。"
回家,姜雋和秦伯棠知道姜晚婉在外面撿漏,拿著鼻煙壺去觀摩。
論醫,秦伯棠精通,能說上幾天幾夜。
但鑒寶,他一竅不通,還挺感興趣的。
"沒畫人,咋值錢呢"
姜晚婉猛灌了口茶:"你說的是帶內畫的鼻煙壺。"
"內畫是指以特制的變形細筆在玻璃或者水晶、琥珀等材質的壺坯內手繪出細致入微的畫面,你們手里拿的,不貴在繪制,貴在材質。"
秦伯棠聽得入迷:"內畫是什么時候開始的"
姜晚婉決定考一考姜雋:"你知道嗎爹給咱們講過那個故事的。"
姜雋腦袋空空,不太好意思地摸了下腦袋:"我不記得了姐。"
姜晚婉哼了聲:"相傳嘉慶、道光年間,一個外地的小吏到京城述職,寄宿在廟里,因著鼻煙快吸完了,就用煙簽刮鼻煙壺里面剩下的鼻煙,廟里的和尚看到鼻簽在壺內留下刮痕,很有線條感,就將其拓展成了內畫壺技藝。"
姜雋跟著點頭:"我記得的,就是這么回事!"
姜晚婉瞪他一眼:"但爹說了,內畫壺的發明者不是和尚,那是野史!"
"真正的創始人是嘉慶年間南方的一位小畫家,他將小鋼珠石英砂還有少量水灌入鼻煙壺內搖晃,將內壁磨出細紋,使顏料更容易附著上面,再用帶有彎鉤的竹筆蘸上顏色,在鼻煙壺內壁反向作畫。"
"那位畫家的名字叫甘桓(huan)文,最早畫內畫壺制于1816年,爹說他于1860年輟筆。"
小小鼻煙壺,野史正史都有說不盡的門道。
內畫和外畫不同,內畫要反畫,鼻煙壺瓶口小,限制了操作,能畫成的人都是技藝高超者。
姜晚婉嘆了口氣:"你不喜歡鑒寶,又不是沒有讀書的想法,也不想進廠子做工,有功夫多想想自己以后干什么。"
姜雋被說得抬不起頭來,他也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
沈行疆適時出來打圓場:"我餓了,吃炸醬面去。"
姜雋快感動哭了,趁姜晚婉回屋放東西,他坐到沈行疆旁邊,拉著沈行疆的袖子說:"姐夫,是我誤會你了。"
沈行疆:""
姜雋眼淚汪汪:"我一直以為我姐是慈母,你是嚴父,我今天才知道,原來你才是家里脾氣最好,性格最好的人,姐夫你就是不愛說話,才叫人以為你性格不好。"
,請下載好閱
,請下載好閱
閱讀最新章節。
_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