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蘭淘米的手停下:"晚婉院里有人喊你呢。"
姜晚婉放下柴:"嫂子你點下柴火,我去看看。"她把身上的苞米葉碎摘掉,扯了扯衣服走出去。
許蘭:"好。"
姜晚婉走出廚房,看到院里站著的兩熟人:"春麗,艷紅,好久不見啊。"
來人正是曾經住在一起的知青,馬春麗和杜艷紅。
她倆和以前沒啥變化,剪了學生頭,瞧著更利索了。
馬春麗和杜艷紅剛才也在旁邊看熱鬧了,她倆原本不想在這時候過來麻煩姜晚婉,但事情不等人。
姜晚婉看她倆欲又止,笑著說:"有啥事需要我幫忙,你們盡管開口,能幫我會幫的。"
馬春麗和杜艷紅和姜晚婉一起下放,剛到知青點,姜晚婉并不喜歡她們,后面發生林有雙的事情,姜晚婉同她們走得近了。
同為下放的知青游子,她們有幸送姜晚婉出嫁,相處的時間不多,感情同別的知青不一樣。
杜艷紅比馬春麗性子直,她直接道:"我們聽到風聲,明年可能會恢復高考,我們也想奮斗一年,但是……我和春麗是因為成分問題被下放,身上沒有學習資料,你有嗎我倆想借一下。"
她們想回城,去讀書,不想一輩子聞羊糞的味道。
姜晚婉知道,77年會正式發布恢復高考通知,工人農民、上山下鄉和回鄉知識青年、復員軍人、干部和應屆高中畢業生都可以參加。
家里有人脈關系,提前知道的都會復習,人人都有勁頭,人人未必都有學習資料。
農村的,一本書傳不少人,東家的娃看,會被西家節奏。
蘇九爺給姜晚婉寄來不少學習資料,姜晚婉已經復習好:"我手里有書,也有我自己整理的復習資料,我考文科,除了語數外,都是文綜資料。"
"我可以把書和資料借給你們,你們把重點知識抄下來,抄完再還給我。"
馬春麗和杜艷紅都擅長文科,她們還擔心姜晚婉學理呢!
讓她們意外的是,姜晚婉竟然愿意把書本和資料都借給她們。
馬春麗感受到了革命友誼的力量,她吹著內蒙的風沙,心滾燙如火石:"晚婉,你不怕我們學會了,搶你名額嗎"
這話不該問,可她想問。
她太好奇了,怎么會有人愿意把所有的學習資料全部借出來,她只借書給她們看幾天,她和杜艷紅都會感恩戴德。
杜艷紅也很好奇,在馬春麗開口問出來以后,忙不迭點頭,她也想知道。
姜晚婉聞笑了下,聲音恬靜悅耳,嬌嬌軟軟,眼睛像玻璃珠似的,透徹晶亮:"該考恢復的消息放出來,會有成千上百萬的人參加報名,又不單單是咱們三個參加,你們是我朋友,我希望你們都能考出好成績。"
"如果連這點斗志和信心都沒有,我有什么資格參加高考就算考上,也干不出什么大事業。"
馬春麗和杜艷紅羞紅了臉。
杜艷紅:"對不起,是我們把你想得狹隘了。"
姜晚婉笑著說沒事:"等我回軍區,托人把資料給你們送來。"
馬春麗:"嗯嗯!"
杜艷紅忽然想起件事來:"林有雙生了,生了個男娃。"
馬春麗:"自打生了男娃,她脾氣可了不得,把胡家娘磋磨得吃不好睡不好,胡家上下,誰都別想惹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