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被壓迫的那個,想要擺脫壓迫了自己許多年的人真的是需要勇氣與實力的。
就拿佟英來說,在她決定擺脫佟麗時她被佟麗打了,武力上她輸了。而且,佟麗的擺脫只是離開,在離開受到武力的阻礙時,她做不到求助于法律,她不夠狠心。
這和佟大娘有關,或許也和家丑不可外揚有關吧。
許多人不愿意把家里的矛盾鬧大,整的人盡皆知,覺得沒面子。
她不能說佟英錯,每個人的立場不同,她不是佟英,她對佟大娘沒有什么感情,她也可以完全不考慮姐妹情分,所以她可以站在旁觀者的角度說出正確的做法。
但佟英是當事人,佟英還善良孝順,因此佟英難免考慮的要多。
在我國也絕對不只是佟英家有這樣的情況,她相信有為數不少的家庭都有類似的情況。
多少當父母的都想著的是家丑不可外揚,又有多少的父母想著的是讓孩子謙讓些,不要計較,大度些,要和睦。
而那些受到委屈,受到壓迫的孩子就在一次次的要和睦、不要計較、要大度之類的詞匯下漸漸的不懂得反抗,習慣了逆來順受。
她曾經遇到過一戶人家就是這樣的,父母長期在外地工作,姐妹兩個在家里生活。當姐姐的總是以長姐如母之類的話壓迫妹妹干活,各種使喚妹妹,妹妹做的什么事不如姐姐意了就會遭到姐姐的打罵。
起初,妹妹也想過反抗,想過擺脫現狀。
父母回家后,妹妹把自己被姐姐欺負的事告訴了父母,而父母也只是訓斥了姐姐一頓而已。
父母走之后,姐姐該怎么壓迫妹妹還是怎么壓迫妹妹。不,是壓迫的更狠了,并威脅妹妹如果再敢告狀,就揍的更狠。
就這樣,妹妹漸漸的不把希望放在父母身上了。
可妹妹自己又太弱小,體力上的懸殊讓她打不過姐姐,離開家,她又年齡太小,十歲出頭的她離開家很難生存。
慢慢的,妹妹放棄了,她不把希望寄托在父母的身上,也沒有把希望寄托在自己的身上。她每天都活的小心翼翼,盡量讓自己不要做錯事,不要惹怒姐姐,從而少挨些打罵。
若是一不小心把姐姐惹生氣了,面對姐姐的打罵,她是打不還手,罵不還口。因為她還口會被打的更狠,還手,呵呵,她根本打不過,還會徹底激怒姐姐,原本可能打個兩三下就停手了,結果因為她的反抗也許會打十幾下,直到打痛快為止。
葉輕染不想說當父母的怎么怎么錯了,家和萬事興是許多父母的理念。
但是,她想說的是所謂的家和萬事興能不能不要是建立在一個人的痛苦之下、犧牲之下換來的。_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