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原主也沒什么存在感,所以便悄悄的順著記憶里的路線往回走。
霍府是個三進的院子,畢竟才民國初年,盛州雖然這兩年也流行蓋洋人的那種洋樓房子。
但是霍家如今住的還是祖上傳下來十分傳統的宅子。
之前東姝他們去的地方,是霍家最里面的院子,也是霍先生和大太太他們所居之處。
小廳也是大太太平時在府里待客的地方。
如果是正式接待外客的話,是在一進的那個大廳里。
而府里的其它人,都是住在二進的這個院落。
原主從前是跟二太太一起住,二太太也便是原主早逝的生母。
后來二太太過世,東姝也沒搬出來跟誰混住,還是住在二太太之前的院落。
雖然不算是特別精致,但是干凈而且地方還寬敞。
院里有伺候的婢女,但是關系不算是親近。
而且多是大太太安排的人,原主并不太喜歡用。
今天是大太太叫過去訓話的,所以原主也沒帶丫環。
這會兒回了自己的院落,丫環臘月和采燭馬上迎了上來。
五小姐回來了。采燭過來扶著東姝往回走。
其實真不用扶,原主這一代趕上了最動蕩的時候,所以連小腳也沒裹,行走完全沒有問題。
再者,如今穿的是西洋小裙子,也不像是襖裙那樣,行動不太方便。
所以,真不用扶。
找件衣服出來,明個兒,要去給盛太太過生辰。盛太太與大太太年紀相仿,說是過壽太夸張了,所以東姝想了想,措了一個詞。
哎,這便去了。臘月一聽,忙應了下來。
而東姝則是回了自己的房間。
房間還是古代色古香,有點像是古代閨閣少女的房間。
不過很大,原本這是兩間房的。
但是原主早年將正屋和偏殿給打通了。
又重新整修了一下,所以整個房間看起來很大。
不過睡覺的大床那里,卻是單獨的用兩枚漂亮的屏風隔了起來。
臥床邊上還鋪著厚重的地毯,似乎是生怕涼著了。
其它地方是鋪著地板的,不過因為工藝差了些,所以踩上去,還有吱呀吱呀的響動。
不過東姝并沒有不滿意,因為房間是真的很大。
靠窗的位置那里,甚至還放著一枚小榻子,平時還可以坐在那里,推開窗看看風,看看景。
小榻子旁邊靠墻的位置那里,放著一張案桌,上面筆墨紙硯俱全,案桌后面的那面墻上,還有一個大大的書架,上面擺放著不少的書籍。
看來原主雖然是個姨太太生的女兒,但是在府里的待遇也還算是不錯。
又將原主的記憶整理了一圈之后,東姝發現,原主提要求的時候,幾乎都是趕在二太太的忌辰,所以霍先生大部分時候都同意了。
大太太平時又要照顧霍減蘭,還要顧著自己的兒子霍胡州,所以對于府里這些姨太太的女兒,也沒多注意。
再者,府里唯一的兒子就是她的,她根本不怕這些女兒還能作出花樣來。
而且這些女兒,日后都會成為,給兒子鋪人脈的助力。
左右一點錢就能打發了,大太太也不在意。
h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