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方介紹認識了。
東姝還是姚大米,王冬瓜不需要說。
另外一個大兄弟,一聽他們兩個人的名字,還抽了抽唇角,明顯有些水土不服。
原本,他還想入鄉隨俗,也弄個吃的化名。
但是吧,最終沒下得了嘴,所以猶豫了一下,這才說道:嬸子好,我是王鐵鍋。
東姝:???
也沒比我這個姚大米好聽到哪里去。
王冬瓜:……!
咋還成了親兄弟了?
果然,王鐵鍋說完之后,這才笑著說道:冬瓜是我叔家的小弟,嬸子放心,我們的價格,肯定公平公道,不會讓嬸子吃虧,不過嬸子,怎么會有這么多貨?
這是王鐵鍋想不明白的。
哎喲,村里日子不好過,那咱們刨食的老農民手里哪里有這種東西,還不是村里有幾戶家里有些在外面干活的,或是保家衛國的,但是家里也用不上這些啊,只想要點更實惠的東西……東姝說得逼真極了。
至于票證的來源,也是半真半假,東姝就是提了一嘴,是不是這些人手里出的東西,東姝沒明說,一切靠腦補。
王鐵鍋和王冬瓜還真腦補了一通。
東姝的這些票核算了一番。
工業券最多,而且這個也是最值錢的。
一張票可以賣到四毛錢。
在這個年代,算是高價,但是有些票也不值錢。
像是肥皂票,最多能賣到2分錢一張,如果壓價的話,可能就是一分錢一張。
手紙票也不太值錢,一刀就是4分左右的樣子。
布票還算是可以,一尺差不多可以賣到2毛錢左右。
還要看兩方談的怎么樣。
因為工業券量大,所以最后東姝的總收益還是不錯的。
45元錢。
差了幾分零碎錢,看在東姝最后出的豆腐票的份上,王鐵鍋大手一揮,直接給東姝填了一個整。
哎喲,鐵鍋啊,真是個好人,這五分錢,算是嬸子占你的,下次得了機會,再補給你啊。東姝美滋滋的收下了錢,然后銀貨兩訖。
這嬸子挺厲害啊。看著東姝離開的背影,王鐵鍋還評價一句。
可不是呢,之前那一大批的工業券,也是她的。王冬瓜跟著應和一聲。
王鐵鍋原本以為,自己在黑市那邊,今天碰上一個大手,東西多,已經算是厲害的。
結果,這邊這個老太太更厲害。
自己碰上的大手,那是東西多。
這老太太是票多。
街上那邊還有個大活,一起過去瞧瞧。王鐵鍋并不經常過來。
畢竟小村小鎮,沒什么油水可賺的。
可是這一次過來,卻是打破了他的認知。
街上有大手,拐角也有呢。
走走走。王冬瓜一聽,眼睛一亮,便腳步飛快的跟在后面。
東姝其實并沒有走遠,只是越過了拐角,在那里站了一會兒,仔細聽了聽這邊的動靜。
東姝怕自己一次性出這么多東西太顯眼,再被人盯上了。
所以,這才貓在角落里,聽了一會兒。
聽到王鐵鍋說街上有大手,東西不少,東姝瞇了瞇眼睛,想了想今天也過來的周麗芳和周麗云。
估計是其中一個吧。
不過知道,對方并沒有因為自己貨多再盯上人,想殺人越貨,東姝就放心多了。
從儲物格里把早上特意濕沾的毛巾拿了出來,把臉擦了一下。
東姝也沒多做偽裝,不是蛤蜊油里摻了一點鍋底灰,把臉弄得更難看一些,又用黑碳把眉毛畫了畫,還添了一顆媒婆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