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姝原本就在等待著分家。
王菊蘭不出手的話,東姝也是要出手的。
這天天在一起吃大鍋飯,半點家的感覺也沒有。
吃個飯,還要算計來算計去的。
真是半點意思也沒有。
王老太掐尖要強,管的都是屁用沒有的事情。
一家子的心,都被折騰的散了,還非得握在手里不分。
最后也只能越鬧越僵了。
下午,王永年出去玩,東姝正常的去割豬草。
不過割的還是不多,東姝還要去打野貨,填一下家里的三張嘴呢。
所以,耽誤了一點功夫,再加上沒分家,真的沒什么動力。
所以,保持原樣吧。
倒是林秋月下午的時候,跟王老五聚在一起,小聲商量了一下。
你傻了,能扒著大哥三哥他們,為啥要分家啊。王老五覺得林秋月就是個傻的,能扒在家里吃,為什么要分家。
你才傻呢,我這不是想了半天之后,才覺得是咱們賠了嗎?你看哈,我現在是小學老師,每個月有工資,雖然不多,但是總比你在地里刨食強吧,咱們只有一個孩子,孩子還小,吃的也不多,我的工資月月交家里,農忙的時候,還得下地掙工分,虧的是誰家,你想過沒有?林秋月之前沒算過這些細賬,只當王老五懶,他們扒在家里吃飯,肯定是比分家合適。
可是今天聽王菊蘭一提醒,林秋月覺得,這不合適的是自己。
畢竟自己每個月的工資,雖然不多,但是養活一家三口足夠用了。
何必還要這么辛苦的掙工分,細算下來,其實是他們在倒貼家里其它人了。
老大家那么多孩子,還都是吃窮老子的那種半大小子,老三家孩子也多。
雖然都是丫頭片子,那也得吃飯。
老四一家懶鬼,一年也沒幾個工分。
這么一想,林秋月覺得之前自己真是蠢了,才覺得扒在家里吃飯好啊。
而且分了家,就可以拿錢出去起房子,以后錢也握在自己手里了,想給自己的兒子買什么就買什么,想吃什么也不用想著其它人,還要顧慮著王老太會不會罵人。
這種自由的感覺,可比現在跟王老太睡隔間強多了。
半點隱私也沒有,就算是夫妻兩個人之間的事情,連聲也不敢出,真是憋屈死了。
王老五也是個不著調的,干活還不如王志民呢。
兄弟兩個人半斤八兩的,還互相嫌棄。
一聽林秋月這么說,用他并不聰明的腦子轉了一會兒,這才遲疑地開口:真是分家合適?
當然,以前沒算賬,以為分家不合適,現在一算,覺得咱們之前太虧了啊。林秋月越想越覺得不合適。
特別是自己之前的工資,可是一分不過手。
到手后還沒捂熱呢,就上交了。
孩子都生了,手里還握不到錢的感覺。
太差勁了。
這個時候,林秋月覺得王菊蘭說的對。
自己是個知識分子,是個老師,要有自己獨立的人格和思考,還有生活方式。
小家已經有了,孩子也大了,以后總得為自己的小家考慮吧。
大哥一家兒子那么多,以后娶媳婦都得要錢。
輪到自己兒子的時候,家里還能有錢嗎?
說不好中間鬧崩了,分家了,自己這么多年往家里搭錢,豈不是太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