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性,兒孫大了,直接分出去,讓他們自己解決吧。
像是老王家這樣的,村里一共也沒幾戶。
一般這種沒分家的,都是當家老太太厲害,壓著兒媳婦不敢。
最后也就這么湊和著過了。
東姝不知道是不是自己想多了。
但是有一點可以確定。
王菊蘭已經起了分家的心思。
而且她走的是曲線,并不是像曾經的呂桃那樣,簡單粗暴,但是也是吃足了苦頭的分家方式。
晚飯并不豐盛。
碴子粥,蒸的紅薯,外加一鍋的大白菜燉蘿卜。
不管能不能吃,如今家家戶戶就是這么吃。
不吃也得吃。
能吃上飯,總比餓肚子要強。
東姝倒是不挑,畢竟比這個差的六零年都經歷過了。
相比那個時候,七零年條件明顯要稍好一點。
喝了一碗粥,又吃了一塊紅薯,再夾點菜。
填飽之后,又照顧了一下王永年。
誰做飯,誰負責之后的碗筷。
所以,東姝沒留下來幫忙。
大家各回各家。
不過夏夜比較長,大家吃飽了,有些還坐不住,出去轉一轉的。
像是東姝這一家子的懶漢肯定是不可能出去轉的。
將白天帶回來的艾草在院門口燒了燒,算是熏了一下蚊子,然后一家人這才回了家里。
門是關著的,窗沒辦法,關上太熱,就算是招蚊子,也得開著。
好在艾草的余火,被東姝挑到了窗口下的位置。
多少能熏一點吧。
回屋之后,東姝舀了水,簡單的擦了一下身。
韓芳草在旁邊,母女兩個人共用一盆水。
東姝:……
算了,習慣了。
王志民帶著王永年出去轉了一圈,算是給了母女兩個人一點空間。
不過沒多大一會兒就轉回來了。
外面蚊蟲多。
而且對于王志民來說,站著不如坐著,坐著不如倒著舒服。
所以,轉了一圈,估計著時間差不多,又轉回家,舀了水,去了院里,簡單洗洗,就直接回炕上了。
因為太熱睡不著,韓芳草也不急著上炕,搬了一張小凳坐在窗口的位置上,一邊吃著東姝帶回來的毛桃,一邊跟王志民說著話。
王志民原本爬到炕上,結果太悶了,又下地,他這會兒是站在窗口的位置上。
夫妻兩個人說話,總得有一個站著看看外面有沒有人。
萬一說點什么話,被別的什么人聽到了,多尷尬啊。
哎,你說今天老三家的小蘭,我怎么覺得不太對啊。韓芳草原本是在東家長西家短的說,說著說著,突然提到了王菊蘭。
原本搖著蒲扇,并沒有細聽的東姝馬上豎起了耳朵。
總覺得,這應該是一條重要的信息,自己不能錯過了。
h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