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陛見之后,隆科多心不甘,情不愿的帶著李四兒,去了西安府。
玉柱心里明白,一則是老皇帝十分堅持,二則是老四也非常希望隆科多去西安,拿住全國最大的一股綠營兵權。
川陜總督,管轄著四川、陜西和甘肅三省的所有綠營兵。
就大清朝目前的戰略形勢而,甘肅是圍堵準噶爾人的最前線,四川是控制雪域的咽喉要地。
天下承平日久,綠營兵的總員額被不斷裁撤到六十余萬人。
但是,川陜的綠營總兵力,卻一直在持續增加之中。
川陜總督的麾下,綠營兵最多的時候,足足超過了十萬人,而且還是久經戰陣的邊軍。
不夸張的說,綠營精銳盡在川陜也!
自從佟國維站錯了隊,被迫隱退之后,老佟家的權勢,非但沒有縮減,反而急劇的膨脹了。
文淵閣大學士兼督川陜的隆科多,手里捏著八萬四千多名精銳綠營兵。
小中堂玉柱,掌握著京畿地區最大的一股軍事力量,手里足有三萬多兵馬。
這就是令人驚恐的十二萬兵馬在手了!
全天下的八旗兵和綠營兵,匯總到一塊兒,也就是七十五萬兵馬而已。
佟家父子兩個,就占了近五分之一的兵力。
另外,老佟家在全國各地,還有三個巡撫,手里也都有至少幾千綠營兵。
所以,有人上折子彈劾隆科多時,刻意強調了一個事實:天下兵馬五分,佟家有其一。
彈劾的折子,玉柱看過之后,他也覺得寫得很精彩。
尤其是這么一段話:彈指間,可聚十余萬兵。肘腋之禍,天下危矣,大清危矣。
彈劾隆科多的折子,康熙自然是留中不發了。
玉柱拿到的折子抄本,其實是趙昌想辦法弄出來,暗中給了老四,老四又讓老十三給了玉柱。
老四賣的這個天大人情,對隆科多有用,玉柱卻是沒啥感覺的。
因為啥呢
康熙晚年,老皇帝的核心利益,就兩件事情:秘密選擇儲君,以及防備玄武門之變。
歷史上,托合齊被挫骨揚灰之后,隆科多擔任步軍統領一職,長達十余年之久。
由此可見,康熙對隆科多,那是異常之信任的。
康熙比誰都清楚,隆科多并不情愿去西安吃苦,一直惦記著江南的花花世界。
所謂佟家人妄圖抓兵權,實乃無稽之談也,康熙壓根就不信。
玉柱才不管那些呢,該怎么干,就怎么干。
總體上,玉柱的當差態度,以順從老皇帝的意思為主流。但是,真被惹急了,玉柱也敢鬧脾氣,掀桌子。
這才是正經的佟家人嘛!
若是玉柱受了大委屈,卻一直隱忍不發,康熙反而要起疑心了。
通州碼頭上,錢錦城父子三人,所乘的官船,終于在漫長的等待過后,靠了岸。
如今的大清,乃是典型的官本位社會。
同樣都是官,誰的官船先靠岸,都需要按照品級地位來定。
實際上,錢錦城的船,最先到的碼頭外圍,卻必須排隊靠岸。
由于錢錦城的官卑職小,他們父子三人,反而是最后一個登岸。
錢錦城的腳剛落地,就見已經出嫁了的女兒,快步向他走來。
女兒拜見爹爹,拜見兄長。錢映嵐滿是歡喜的蹲身行了禮。
唉,曼娘,都是為父不好,拖累了你。錢錦程的心里,對錢映嵐始終有愧。
好好的名門閨秀,狀元府的嫡媳,變成如今的人不人鬼不鬼的模樣,還不都是因為錢錦城么
畢竟,錢錦程帶著兩個兒子,暗中聯絡各路志士,圖謀反清復明,干的都是足以抄家滅族的事兒,
錢映嵐眼里含著熱淚,低聲說:爹爹,只要您和哥哥們平安。女兒我,也就知足了。
再回首,已是百年身。
過去,已經永遠的過去了,再也回不去了!
錢錦城其實是在常熟的獄中,接到的進京旨意。
因是玉柱親自上的舉薦折子,常熟的地方官們,都沒敢故意為難錢錦程。
大家明知道錢錦程牽扯進了逆案之中,卻都很有默契的,故意裝了傻,放了錢錦程一條生路。
在江南地區,圖謀反清復明的前明遺老,其實并不少。
一般情況下,只要事兒沒有鬧大,地方漢臣們也都故意裝傻充楞,只當不知的樣子。
畢竟,抓了這些前明的遺老遺少,固然可以升官。但是,名聲也跟著臭不可聞了。
大清入關已久,尤其是平三藩、收臺灣之后,天下的人心,逐漸安定,大多思穩。
地方官們也都知道,這些前明遺老們,都是只動嘴,不敢正式舉兵的嘴炮,根本不可能成事。
他們頂多是聚在一起,罵一罵闖賊,批判一下可惡的剃發令,感嘆一下百姓的辛苦。
發幾句牢騷,紙上談兵一番,等情緒發泄完了,兜里也沒銀子了,就各自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