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騙了康熙 > 第214章 作弊的秀才

      第214章 作弊的秀才

      能夠參加鄉試的人,全是秀才。他們可以站著見官,也有不受刑罰的特權。

      哪怕是一省巡撫問案,只要是作弊的秀才沒有被革去功名,也不可能對他采取任何的體罰措施。

      這個,才是讀書考功名,真正的厲害之處。

      商人們再有錢,見了官,也必須跪下答話,還可以被老爺們肆無忌憚的責打。

      作弊的考生,不過是個小插曲罷了,玉柱連提審都懶得去做。

      見玉柱處理的紋絲不亂,合理合規,一直靜觀其變的張廷玉,也不由暗暗佩服不已。

      考試的第二天,也就出現了一個作弊的小插曲罷了。

      要知道,哪一年的廣東鄉試,不抓幾個作弊的秀才,才真的是稀罕事情呢。

      接下來的考試,倒也算是平靜,再沒有抓到作弊的秀才了。

      一連考了三場,共九天,總共抓了五名作弊的秀才。

      玉柱還是老辦法,一律不摻合其中,全都交給范時崇去處置了。

      經過這么長的時間的觀察,張廷玉也已經看明白了,玉柱這種高高掛起的做法,看似膽怯無能,實際上高明之極。

      因為啥呢

      只要是考場上出了弊案,玉柱都是第一責任人。

      現在,玉柱心里無鬼,完全不插手弊案之中。就算是其中有何隱情,也和他沒有半文錢的關系。

      開始閱卷的時候,玉柱、張廷玉和范時崇,都待在一間屋子里。

      按照慣例,玉柱錄中單數的考生,張廷玉錄中雙數的考生。

      只是,本朝的鄉試,只重解元。至于,二至十名的所謂亞元,不過是坊間的尊稱罷了,根本就沒啥價值。

      也就是說,只要是中了舉人,哪怕是最后一名,含金量和解元其實沒有任何差別。

      玉柱和張廷玉,開始閱卷之后,范時崇就很無聊了。

      通過這幾天的相處,范時崇覺得,他以前還是看低了玉柱。

      按照范巡撫的原本想法,以玉柱的這個歲數,不應該正是血氣方剛,容易沖動行事的時候么

      然后,貢院里連續出現了幾次弊案后,玉柱沉穩老辣的處置方法,刷新了范時崇對他的固有看法。

      玉柱閱卷的時候,心里自有一桿秤。

      加試的策問題,不管考生們做得多好,也不可能取中前茅。

      鄉試的錄取總名額,無定數,一向是根據參加考試的秀才人數來定總員額的,比例是三十取一。

      本次鄉試,參加考試的秀才人數,突破了五千大關,最后一名舉人也就是第一百六十七名。

      這是正取的舉人,除此之外,還要錄取副榜貢生。

      所謂副榜貢生,也就是說,列入此榜的秀才,可以入國子監讀書。等他們從國子監肄業之后,經過考試合格了,就有資格出任縣教諭等八九品的芝麻小官。

      副貢的前途,肯定和正經的舉人,是沒辦法比的。

      到了晚清的時候,連進士出身的老虎班,都要候缺很久了,何況是所謂的副貢呢

      鄉試不是會試。鄉試的主考官,對于解元的人選,具有絕對的決定權。

      副主考張廷玉和監臨官范時崇,也可以對解元的人選,發表他們的看法。但是,采納與否,就全看玉柱自己的態度了。

      玉柱看完了最后一份策問之后,不由暗暗嘆息不已,可惜了,偌大個廣東,竟無一人熟悉與西洋的貿易。

      所有的策問卷,都是文不對題的瞎胡扯。

      玉柱一邊揉動著眼眶和太陽穴,一邊暗暗反省不已。

      在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如今,重農輕商才王道。

      就算是沿海地區的廣東省內,秀才們也是異常之輕商,以沾惹洋務貿易為恥。

      真正知道西洋貿易實情的那些人,反而是賤商之中的廣州十三行了。

      玉柱的心里涼了一大截,門生之中,無人精通洋務,那就只能從頭開始培養了。

      張榜之日,巡撫范時崇在榜單上親手加蓋了大印之后,玉柱不由長松了口氣。

      嗨,這次的學差,總算是風平浪靜的過去了。

      桂榜張貼到貢院門口之時,玉柱領著兩個美婢,悄悄的出了貢院的后門,逛到了廣州的街道上。

      逛了足足四條街,玉柱竟然沒有找到一家早茶的茶樓。

      嗨,玉柱仔細的一琢磨,這才恍然大悟,竟然是他自己魔障了。

      廣州的早茶,最早起源于咸豐時期的一厘館。

      這種一厘館的門口掛著寫有茶話二字的木牌,供應茶水糕點,設施簡陋,僅以幾把木桌木凳迎客,供路人歇腳談話。

      再后來,又出現了獨立的茶樓,稱作居,如老字號陶陶居。

      再到光緒期間,居改為樓,如老字號蓮香樓、成珠樓、惠如樓等。

      也就是說,玉柱在四九城里,指點著自家的廚娘,搞出來的各種廣式茶點,比如說,無骨鳳爪,蝦餃、燒麥等等,竟然成了發明的祖師爺了!x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2.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最近日本韩国高清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