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要去摸爬叉去啊!”
“樓上老鄉,你哪的啊?也管這東西叫爬叉?”
“+1!我南陽的!”
“+1!我洛陽的!”
“我們那也叫爬叉,我商丘的!”
“我們那叫知了猴!”
“我們那邊也是!”
“哈哈!我們那叫節老龜!”
“這是要去抓羅鍋吧?”
“知了龜!油炸很好吃啊!”
“黑蚱蟬嘛!小時候我經常抓這東西,一毛錢一個,一天抓十個就是一塊錢,可以買好多好吃的了!”
“樓上老哥肯定是九零后,鑒定完畢!”
“我那時候一個都五毛了!”
“現在一塊錢一個了吧?”
“飯店里超級貴那!”
......
粉絲們討論得很激烈。
畢竟,事關童年回憶,承載著美好。
基本上各個地區,抓了知了猴以后,都會拿去賣錢。
拿到錢的小孩子,可以買玩具,可以買好吃的,最終都會轉化成童年美好的記憶;看到秦云艮他們要去抓知了猴,自然也就想起來自己小時候的模樣。
這時候,秦云艮又給每個人一個小水桶,掛在他們脖子里。
秦云艮對小鯨魚他們說道:“你們抓到知了猴以后,就丟在這個桶里,明白了嗎?”
“嗯嗯!明白啦!”小鯨魚連連點頭,滿臉的期待。
其他三個家伙也有樣學樣,喊道:“我們明白啦!”
然后,秦云艮又一個人分給他們一個小鏟子,說道:“如果你們看到地上有小眼兒,里面就有可能有還沒爬出來的知了猴,你們就可以用鏟子把他們刨出來,明白了嗎?”
“嗯嗯!”秦家玉和秦家安連連點頭。
他們做為山里娃子,自然知道怎么抓知了猴。
但是小鯨魚和小欣欣就不行了,小鯨魚生活在國外,一直住在大別墅里,在農場里也不一定有機會抓知了猴。
小欣欣更是一直生活在京都的別墅區里,更難有機會見到知了猴了。
“怎么刨呀?”小鯨魚拿著小鏟子疑惑地問。
“就是呀伯伯,這個要怎么用呀?”小欣欣拿著小鏟子,一臉的不解,不知道要怎么用。
秦云艮笑著說道:“別著急,我一會兒教你們。”
直播間里。
粉絲們都樂了。
“哈哈!兩個小娃娃還不會用那!”
“這很正常,小鯨魚一直生活在國外,不懂這些很正常。”
“小欣欣看起來也像是城市里的小孩,估計也沒接觸過。”
“要么怎么說,城市里的小孩缺少童年樂趣那,我小時候經常抓爬叉,下河摸魚,偷別人家的桃子,撿廢鐵賣,現在都還記憶深刻那!”
“得了吧!你那是撿廢鐵嗎?怎么不說偷人家的鐵來賣?”
“臥槽!樓上的!打人不打臉,揭人不揭短!”
“嘿!跟誰沒干過這事兒似的,我家上學路上就有一條河,我們騎著自行車到了河邊就不走了,一抓魚一下午,都忘了去上學,最后被老師和家長批斗,回家還挨一頓男女混合雙打,那叫一個慘啊......”
“哈哈哈哈!我發現咱們都有差不多的童年啊!我小時候下河摸魚,最害怕的就是螞蟥,那東西簡直就是一個噩夢!h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