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澤從大理寺釋放,在夜王府住了兩日之后,再度回到了武堂。
皇帝蕭天臨得知此事,再又動了好大的怒氣。
他全然沒想到,如今那大理寺的人竟然敢如此不將他放在眼里。
按照正常情況,云澤入獄。
大理寺有點眼色的應當早就定下了云澤的罪。
萬萬沒料到,甄志遠竟然有這么多的主意。
"該死。"憤怒席卷著全身,蕭天臨氣得臉色都在發白。
但眼下,更重要的事情在即,他也根本顧不上這些了。
"祭天盛典所需要的東西可都已經準備妥當"蕭天臨神色緩了緩,將所有不悅的情緒全都吞咽了下去,然后看向下方的侍從,認真詢問。
"回皇上,一切都已準備妥當。天臺山那邊,已經全都準備完畢。"下方的隨從此時全然不敢怠慢,低聲道。
蕭天臨深吸一口氣,將所有的怒意全都按壓了下去。
"也罷,這些事情等祭天大典儀式結束之后,朕再仔細與他們清算。"
祭天大典,此乃大夏每年秋季都會舉辦的一次盛大儀式。
盛典之上,皇上會率領滿朝重臣親自抵達。
祭祀大典尤為隆重。
大典之上,皇上會親自在天臺山上替百姓祈福,以求風調雨順,百姓安居樂業,海晏河清,盛世太平。
這日一大早,蕭天臨就已盛裝打扮,帶著林妃以及其余一干后妃,前往天臺山。
天臺山距離皇宮位置并不算遙遠,只半個時辰工夫就已抵達。
重兵把守,人群所及之處,早已是熙熙攘攘,百姓于道路兩側圍繞著。
蕭天臨帶著林妃坐在馬車之內。
今日的他一掃之前的憤懣與怒意,看著意氣風發。
轎攆所及之處,他赫然能夠聽到來自四方百姓的聲聲贊譽。
自從他登基以來,這十多年的功夫,整個大夏四方太平,外敵全人不敢來犯。
這十幾年的大夏,儼然是盛世太平,與幾十年前戰亂紛起的景象截然不同。
"皇上實乃是明君!自從皇上登基之后,我們的日子真是越來越好過了!我還記得我爹說過他們從前那一輩的事情,他們那一輩過得實在是太苦了。"
"可不是誰能想到呢如今會迎來這般盛世。"人群之中有一道蒼老的聲音響起,語之中帶著無盡的唏噓。
"我還聽我爺爺提過,五十年前,天下動亂不堪,百姓們食不果腹,餓死了很多人。甚至被逼無奈之下,很多百姓易子而食。可是這么多年來,我們大夏真的是越來越好了。"
"有如此明君,實乃我大夏之福!我百姓之福!如今的皇上,可實在是不輸先皇啊!"
一群人看著跟前的隊伍,紛紛低聲感嘆著。
轎子之中的蕭天臨,聽著來自四面八方的議論,眉頭微不可見一動,眼底也涌現出了些許笑意。
看來還真是不枉費他的安排。
為了這次祭天大典,他可真是下足了功夫。
早在幾日之前,就已經在道路兩側的百姓之中安插好了自己的人。
讓他們在人群之中在一起帶節奏,歌頌自己的圣明。
果不其然,很有奇效啊。
伴隨著那幾個人的故意稱贊,一行行人跟在后頭,一同贊美有加。
贊譽之聲一陣陣的入耳,蕭天臨笑意越發的深刻了。
林妃坐在他的身側。
今日的她也畫著無比精致的妝容,整個人的模樣再度恢復到了從前雍容華貴高高在上的樣子。
顯然,林妃也聽到了周邊的話語了。
她忍不住低聲夸贊起蕭天臨。
"皇上,百姓們可都在夸您呢。"
蕭天臨眉頭淺淺一動,隨口應道。
"身為一國之主,這些事情本就應當是朕該做的,沒什么值得夸贊的。"
林妃笑得越發燦爛。
"是是是,皇上您覺得這些不值一提,不過百姓們可都記在心底。"
蕭天臨眼底微光流淌。
他深吸一口氣,口中再又緩緩呼出了一口濁氣。
似乎連日以來,因為其余事情而滿是不痛快的情緒,在此刻徹底一掃而光。
他還要開口,周邊人群之中卻是突然有一道嘆息聲襲來。
聲音不大,但是憑借著蕭天臨的武力,儼然能將那些聲音徹底聽入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