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祝家中的女郎還有這么一段凄美的故事。"
桓嬋眼圈發紅,聲音有些低沉的說道。
"之前倒是沒有聽他們家中人說起過這事,這次到江東之后,如果有時間可以去問問他們。"
"……"
聽桓嬋說完后,謝離心中一陣錯愕。這梁祝不是個民間傳說么,難不成還真是當事人不成。
看到謝離那一副張嘴吃驚的模樣,桓嬋才又接著道:"祝家有人曾是我大伯手下一員參軍,他們之前也是從江北之地遷過來的,后來定居在會稽上虞。我父親來荊州時,那參軍已經年邁,不宜遠行,所以就留在了江東。"
這一來謝離更是不知說什么好了,本來就剛好想到這么一身份不對等的故事,想著講講解悶。誰又知道在這個時候還真有這么一戶人家,而且能讓桓嬋知道的桓溫部將,那身份應該是不低的,那祝家肯定也是一大戶了。
哎,只能希望人家中沒有英臺這么一號人物了。
"咳咳……前幾年在襄陽時聽一落魄商賈說的,也不知道事情真假,桓娘子也不用再去深究了。"
只不過對面的桓嬋顯然還是沉浸在方才的傳說之中,對謝離的這話并沒有多少回應。
雖說她平常的性子大大咧咧,感情沒有蘇回雪那般細膩,但這故事畢竟是中國四大民間傳說之一,桓嬋又是初次聽到,有這情緒也算是正常。
況且此情此景之下,桓嬋愈發的感覺自己和那女扮男裝的祝家女郎,有著不少相似的地方。
好在這情緒只是持續了一小段時間后,桓嬋便恢復了往日的神情。
謝離也暗自松了口氣,這一路上如果就這么多出一"林妹妹"的話,那可真就愁死個人了。
此后幾日,二人在船上時切磋聊天,在船下時相攜游玩。
前世里謝離的時間觀念還算是比較強,所以在初時對這種類似旅游的趕路方式頗感羞愧。只不過在看到船夫們不時的調整船帆方向時,謝離才釋然了許多,在這個行船只能靠水流和風速的年代,自己的心態只能是學著和它們保持同步了。
二人都沒有怎么關注時間,所以在到達建康時也不知道過去了幾日。
進城之后,繁盛的氣息撲面而來。
本來荊州江陵城已經超出了謝離對這個時代城市的想象,而且在來之前,已經做好了建康更盛的心里準備,但是真到親眼看見的時候,謝離才知道自己還是太過保守了。
作為這個時期里全世界最大的城市,建康已經快要到了超出自己認知的地步了。
大小的店面鋪子緊緊挨著,鱗次櫛比。熙攘的行人看客縷縷行行,摩肩接踵。
集市般的街道上琳瑯滿目,那些正被售賣的東西,在謝離眼中認識的可謂是少之又少。
偶爾走到些沒有熱鬧的巷子,也是冠蓋游動,意境非凡。
不時的看見三兩個薄衫男子,散走在窄巷之中,面露紅光,侃侃而談。
再一出巷子,又是無盡的男女人群,結伴歡行,游玩采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