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的兩天,謝離和母親秦氏開始做前期的準備。
按照趙婆婆的意思是,直接從蠶農手中買些絲線好些,然后回來自己再織成綢子。
只是卻被謝離婉拒絕了。
現在又不像是后世里,有比較成熟的機械可以代替人工。從母親口中所知,要想使這些絲線變成綢子,就得經過牽經、卷緯、開口、提綜、投梭、卷取等等一系列步驟,每一步都馬虎不得。
拋開時間成本不談,單單說這些工序所能耗掉的精力,就已經是得不償失了。
母親和蘇回雪去街上置辦綢子和一些必備的工具,謝離便走到江邊,坐著客船來到了這江南的上明。
桓府門前的看守的記憶力不錯,知道謝離是前些日子隨著小郎主一塊進府的客人,此時聽到他要見桓羨之后,二話沒說,便進去通報去了。
雖說謝離的本意只是想找桓嬋,但是在明面上,還是要報桓羨的名字的。
不管桓嬋的個性如何,但畢竟還是桓府的娘子,該避嫌的時候,還是要注意點的。
過了一盞茶的時間,桓羨和那看守同時走出門外。
"讓景宣久等了。今后再來府中,直接進來就好,不用再麻煩通報了。"
桓羨出門就直接說道,臉上微紅,還帶著不少汗珠。
不用猜也知道,看守通報的時候他又在訓練了。
"延祖兄好意,謝離心領了,不過還是按規矩來比較好。"
"景宣這可就見外了,我剛才已經和這看守說過了,今后再看到你時,直接放行即可。現在快些進來,幾日不見,近來可都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