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此時襄陽城中的尋常人家不算。
方秉以及幾位校尉見謝離上來就對老夫人一頓"奉承",心中也頗有此意。只是每次話到嘴邊時,才發現肚子里連個像樣的詞都沒有,最后只得是把酒杯舉起,道兩句賀詞,然后一飲而盡。
再到后來酒到酣時,索性也都也不再計較這個,像往常一樣,隨意暢談。
韓老夫人雖是婦人,但氣度絲毫不讓須眉。此前的往事在她口中說出之后,謝離也是由衷的心生敬佩。
此前在筑墻之時,謝離就對她的雷厲風行印象深刻,能在那么短的時間里,召集府中一切能用的人,而且在那么危機的情況下還能對她聽計從,這種能力別說是一婦人,就連絕大多數的男人都不可能有。此時聽到這些往事之后,謝離才終于明白這其中原委。
酒過三巡,菜過一味。
外邊的天色已經漸漸黑了下來,眾人喝的都很盡興,這米酒的度數很低,雖說喝了許多,但是倒也沒有一個醉倒的。
況且這幾人除了謝離和韓老夫人,都是久經沙場,戰事期間,自然也不能喝的太過不省人事。
在方秉幾人告辭之后,謝離在起身之時,卻被朱序拉住道:"景宣不用著急回去,我這還有事要與你商議。"
"不知中郎將有何事吩咐"謝離重新坐好,有些不解的問道。
只是還沒等朱序開口,主坐上的韓老夫人直接回道:"你在入伍之后的諸多事跡,老身已經聽次倫(朱序字)講過,而且上次筑墻之時,老身也是親自參與。實話說,景宣之才實在是當世少有,在這個年紀有這番作為的,老身我活了這么長時間,所見的也不過寥寥幾人而已。"
"韓老夫人謬贊了。"謝離微微拱手,等待著她接下來的話。
"如今晉室雖是衰微,勢單力薄,但畢竟還是咱們漢人僅有的朝廷,想要抵住苻氐一族的入侵,實在太需要更多像景宣一樣的能人。這是于公,于私來說,咱們雖相識只有短短數日,但是次倫與我都對你頗為欣賞。襄陽城的情況,明眼人都能看得出,破城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縱有孔明再世,也是回天乏術。所以景宣困在這里也是無用,還不如出去,去那桓將軍帳下,或者江東之地一展拳腳。"韓老夫人說完之后,真切的望著謝離,這一番語確實發自肺腑。
一旁的朱序接著道:"此事我與老夫人已經商量過了,雖說這襄陽城中,兵士百姓并無區別,都是我朱序理應保護的對象,但是景宣你確實已經為襄陽守城做的足夠多,留在此地不過也就是在最后多了具尸骨而已,所以現在留你下來,是和你商議下送你出城之事。"
望著同樣真切的朱序,謝離心中感激之余,也頗有些不好意思。差點脫口而出:"我本來就在打算偷偷出城來著"。
只是在最后還是忍住了,如此感人的氣氛下,這句話實在是太煞風景……_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