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之事,很快就傳了出去,頓時引起了很大的震動,鄭文等官員被一起拿下,以五姓七家的名聲,這本就是一件大事。
而將文武學堂舉辦到各州各縣,更是影響極大。
有人說不好,但更多的人說好。
畢竟這是免費教化萬民的舉動,大義上無懈可擊。
歌功頌德的聲音、立刻向四面八方傳去。
這是普通士林中的,世家方面自然是惱怒不喜。
而在民間,大半百姓高興,小半百姓擔憂不喜,這年頭十二歲就可以成婚了,幾歲那就是一個小勞動力。
可是卻得去上學堂,雖然是免費的,但這份勞動力卻是少了的,不過想著那不去者加重兩成的賦稅,就沒人敢有其他心思了。
天下間因為這消息鬧的沸沸湯湯,內閣中,高颎五人卻是正有些頭疼。
這種史無前例的東西,各方各面都是要考慮的,哪有那么容易說辦就辦。
起碼的耗費預算多少,就是一個難題。
還有師資問題、功法問題等等,都需要考慮。
并州。
漢王府。
一中年文士卻是滿臉喜色的向楊諒報喜道:"恭喜王爺,皇上此舉可謂是自掘墳墓啊,他對付世家之意昭然若揭,王爺到舉兵之時,定會得到世家支持。"
楊諒也是露出絲絲喜色,振奮道:"我那二哥一向看似平靜,實則極為霸道固執,這次他定會與世家對起來,我們的勝算又大了幾成!"
"不錯。"那中年文士點頭應是。
"對了,讓你聯系的那幾家如何說的"興奮一下,楊諒問道。
中年文士興奮之色一頓,皺眉道:"宋缺、羅藝沒有回信,那幾個世家則是態度不明,恐怕需要王爺許以更大的利益啊!"
"先繼續談,大軍還需要時間準備。"楊諒神色陰沉了一下道。
"是。"
····
讓內閣拿出文武學堂章程來,已過去半月時間,內閣拿出的辦法,讓帝子受打回去了兩次,繼續修改,似乎并不著急,要盡善盡美。
這一天。
帝子受正在兩儀殿中處理政務,宇文拓走了進來行禮道:"啟稟皇上,佛門的人求見。"
帝子受眼眸不抬,手中不停,"等著。"
"是。"宇文拓行禮退了下去。
這些年,宇文拓和宇文城都早就成長起來了,宇文城都先是入驍果衛,現在更是成了驍果衛主將,鎮守大興宮。
宇文拓則是替帝子受發展一條情報系統,作用之大,更甚宇文城都。
如今帝子受登基,宇文拓更是直接浮到了明面上,三品官職,管理同樣浮到明面上的這條情報系統,皇城司。
這些天宇文拓一直在整理吸收大隋皇室的各種情報系統,效果很好。
連佛門、道門那邊也是他在聯系,有一些大明錦衣衛的樣子了。
又是兩天后,宇文拓繼續來報,道門的人來了,求見帝子受。
再次讓他們等了兩天,帝子受召見了佛門代表。
通往兩儀殿的宮道上。
一位太監在前方帶路,一位女子跟在后面。
······_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