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氏看向女兒,輕擰眉頭,但也沒多說,而是和安芷說了句是。
安芷聽到這個,就好幫忙了,"過去的幾年里,我接觸的人不多,但也有幾個還不錯的,我與你們說說。"
聽到安芷有人選,安氏和李思慧都坐直了一點。
"白家堂叔有個小兒子,前些日子剛在軍營里當了百戶,聽說婚事還沒定下。白家如何,姑母是明白的,就是嫁到白家,得去西北,這么一來,就要和姑母分開了。"安芷分析道,"張槐安大人有個族中侄兒,年幼喪父喪母,但讀書極好,已經中了秀才,目前暫居在張家,準備參加今年的秋闈。張大人說,他的功課極好,就算今年不中,日后也會中。裴闕曾見過他幾次,說不太擅辭,但人是個老實的,就是一貧如洗。"
"還有前些日子,我家三嫂和我說起的娘家侄兒,孟家不是什么鐘鳴鼎食之家,但勝在家風不錯。他家孩子我見過,人很斯文,就是孟家人口多了點,簡單說不上,肯定會有些宅子里的爭斗。不過孟家有家底,嫁過去后,綾羅綢緞也穿得起。"
安芷現在能想到的,就這三家。
都是各有優缺點的人家,就看李思慧和安氏怎么選了。
安氏先排除了白家,"西北山高路遠,若是有什么事,實在是鞭長莫及。我年紀大了,不想再經歷兒女分別,白家雖好,但先放放吧。我覺得孟家還不錯,雖說家里人多了點,但兄弟都是正妻所出,日后也有要分家的時候,不可能一直住在一起。"
說著,安氏轉頭去看女兒,尋求女兒的意見。
李思慧卻搖頭,"我覺得張家更好,沒有公婆妯娌,嫁過去就能當家。日子苦點沒關系,我也不求他有多大的本事,只要他人不壞,我自個兒也能把日子過好。"
安氏知道女兒的心結,李家那一大家子,實在多是非,想到張槐安官聲不錯,她也就點頭應了。
安芷看李思慧母女有了分析,安撫道,"也不是現在就要定下來,還是要先互相相看一番,若是見面合適,再說之后的也不遲。若是見年不合適,咱們就再見其他家的公子,總能相看到適合的。"
安氏嗯了一聲,和安芷約好相看的日子,就給女兒和安芷騰出說話的空間,她先去園子轉轉。
等安氏一走,李思慧就坐到了安芷邊上,嘆氣道,"表姐你是不知道,我真的是日日夜夜都想快點逃離李家,母親越來越忍讓,大房他們就越蹬鼻子上臉。累得哥哥有家不敢回,只能住到書院去。"
"那你這幾日,就住到我這兒來吧。"安芷道,"姑母不會有意見的,正好我有些事,也需要你幫忙。"
"那太好了!"李思慧抱著安芷撒嬌道,"還是表姐你最好。不過你要我幫你什么啊"
"也沒什么,就是"不等安芷說完,翠絲進來通傳,說永寧王來了,但姑爺這會不在,沒人能接待。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