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勝一愣,正欲開口,文道尊已搶先說道:“大人以兩千精兵,奇襲金陵,焚其糧草,此等壯舉,令金軍為之瘋狂。如今,十萬金軍困守金陵,糧草告急,猶如餓虎困籠,何以持久?”
此一出,眾人頓時眼前一亮。
馮勝激動地轉向段天揚與易水柔,道:“郡主、段大人,按照目前的情況來看,我軍應立即行動,截斷金陵糧道,使金軍不戰自潰。糧道一斷,金陵必破,我軍必勝!”
易水柔輕點螓首,正欲啟唇,段天揚卻已展顏一笑,悠然道:“昨天晚上宴會前,我已派出三個兵團,悄然前往金陵鎮附近,分三路匿于各大要道,只要有金軍的運糧隊經過,必定讓其有來無回。”
罷,他目光微轉,掠過鄭光,這主意實則是后者所提出來的。
馮勝聞,初時愕然,旋即心悅誠服,拱手作揖,贊嘆道:“段大人智計深遠,真乃末將之楷模!”
易水柔亦是笑顏如花,眸中閃爍著贊許之光。
段天揚之所以對鄭光只字不提,并非是因為貪功,而是怕易水柔又將鄭光給要回去。
易水柔環視四周,朗聲道:“既段大人已綢繆周全,我軍當立即啟程,直搗金陵,與金軍做最終較量!”
畢,眾將領紛紛起身,插手施禮,異口同聲:“末將領命!”
當日,兩軍于慕城駐足休整,緊鑼密鼓地籌備戰事。
次日清晨,兩軍浩浩蕩蕩,自慕城而出,直指金陵鎮。
不久,兩軍順利抵達,于金陵鎮外五里處安營。
段天揚與易水柔率眾將領,親臨前線偵察敵情。
金陵鎮的城防固若金湯,此刻城門緊閉,吊橋高懸,城墻上三步一崗,五步一哨,巡邏兵隊穿梭不息,可見敵軍戒備之嚴密。
易水柔向手下人要了張金陵鎮一帶的地圖,緩緩展開,細細審視,同時沉聲問道:“金陵鎮周遭,可有敵軍援兵之跡顯露?”
四周,眾將領面面相覷,皆無語以對。
朝廷軍對這片區域尚未派遣探子探查;反觀洪興軍,探子早已遍布金陵鎮四周,只不過他們不會將情況匯報于易水柔。
最終還是段天揚打破了沉默,他沉穩道:“金陵鎮附近,并未見金軍援兵蹤影。近日,我軍伏兵于金陵鎮周圍,成功截擊了兩支運糧隊伍,除此之外,再無其他敵情。”
易水柔聞,略一沉吟,側首喚道:“馮將軍!”
馮勝聞聲,立即策馬向前,拱手行禮,應聲道:“末將在!”
易水柔目光堅定,吩咐道:“即刻派遣精銳,清掃金陵鎮周邊所有敵軍據點,這些據點,對我軍而,皆是不容忽視的隱患。”
“是,郡主!。”
易水柔繼而補充道:“還有,我方營地不可局限于金陵鎮南部,需于北部、東部、西部再設三營,以防敵軍棄城而逃,我方攔截不及。”
馮勝面露難色,提醒道:“郡主,我方兵力有限,恐難以支撐環城扎營之需。”
易水柔嘴角勾起一抹淡笑,自信滿滿:“金軍非神,豈能預知我軍動向?環城扎營,主力所在,虛實難辨,金軍自是不敢輕舉妄動,此乃疑兵之計也。”
馮勝聞,恍然大悟,由衷贊嘆:“郡主英明!”
一旁,段天揚悠然自得地觀望著易水柔決策,這場面,于他而,也是別有一番趣味。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