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停頓片刻,又進一步闡釋:“此外,救援西輝城還有更深層的意義。”
  關虎好奇地問:“什么意義?”
  文道尊答道:“這是向外界明確表明,段大人已經決定與周百元劃清界限,并未與他同流合污,更無共同反朝廷之意。”
  關虎疑惑地皺眉:“這能有什么效果?”
  文道尊正色道:“這效果非同小可。僅憑此舉,段大人便能贏得許多西關百姓的民心。盡管西關地處偏遠,但西關百姓對朝廷始終懷有崇敬之心。”
  關虎聽后,忍不住放聲大笑:“西關人尊崇朝廷?若真如此,西關境內又怎會有那么多叛軍呢!”
  “這些充其量只是烏合之眾,一群趁亂偷盜、偷雞摸狗的土匪罷了!即便先前聲名赫赫的張濤軍,也并非源于西關嶄露頭角。”
  他對張濤軍團的描述,盧鏡緣與花朵兒作為昔日的同僚,點頭認同。
  文道尊繼續闡述:“段大人,只需以尊崇朝廷之名,與叛軍相抗衡,西關民眾必會敬仰您的正義。只有深得民心的領袖,才能開創一番偉業,否則,不過是流水中的落葉,空中飄散的煙霧,難以長久。”
  即使文道尊不說,段天揚也絕不會淪為叛軍中的一員,他與凌紫煙之間的私人紛爭再大,也不會與之為敵。
  段天揚聽后,對文道尊的見解十分贊賞,他拱手道:“文先生才智過人,但身體欠佳,實在不宜投身軍旅。如果先生不嫌棄,就留在我的身旁,擔任軍師一職,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聽聞此,文道尊心中激動不已,他立即下跪,感動地說:“承蒙大人不棄,接納在下,可見大人認同在下的理念。在下文道尊,愿為大人赴湯蹈火,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文道尊,既是書生,又是文人,他身具文人的孤傲與深明大義。
  段天揚扶起文道尊,面帶笑容道:“有文先生相助,我等定能如虎添翼。”
  隨即,他問道:“我方如果出兵援助西輝城,先生認為有幾成勝算?”
  關虎等人相視苦笑,心中暗自揣測:恐怕勝算渺茫。
  然而,文道尊卻堅定地說:“依我之見,大人必勝無疑。”
  段天揚好奇地問:“先生為什么這么肯定?”
  文道尊回答道:“周百元乃叛軍首領,大人則是朝廷之師,道義上已占先機;叛軍失民心,大人則得民心,此又一勝;周百元雖為叛軍主帥,但心腹將領不多,且多疑忌,大人以團結之師,攻其貌合神離之眾,勝券在握;再者,叛軍雖勢大,但西輝城勢微,叛軍已驕,大人突然率軍西進,攻其側翼,必能取勝;最后,此次周百元虛張聲勢,叛軍并未全力出戰,各將領各自為政,大人可逐個擊破,必勝無疑。”
  文道尊對于西關局勢的洞悉,似乎早已成竹在胸。
  他此刻娓娓道來,語流暢,如江河之水,滔滔不絕。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