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一道道調令的下達,青城、寧城、白爍城、盟重城和玄武城這五座城池的士兵相繼啟程,紛紛前往比丘城。
  在短短的一天時間內,比丘城便聚集了近萬人的士兵,各附屬城池屯兵之多,實在讓人瞠目結舌。
  段天揚迅速行動,對這近萬人的城軍進行了重新編排,打破了原有的組織結構,創建了全新的西關第一兵團。
  同時,他還從西關城的城軍中挑選出幾名修為高強的精銳士兵,任命他們擔任各城的城衛長。
  至于城主的人選,則由各城的百姓自行推舉。
  經過一系列的精心部署,西關境內屯兵最密集的地方主要集中在三處:一是被叛軍占領的圣羅城,二是比丘城,三則是西關城。
  其他各城則只保留了大約五百名城軍。在段天揚的巧妙安排下,西關各附屬城形成了一個緊密的聯盟,以比丘城為核心,共同抵御叛軍的進攻。
  至于那些原城主和原城衛長,他們被段天揚架空,并被軟禁在比丘城內,以確保新的統治體系穩固無虞。
  段天揚在西關進行全面兵力整合的同時,也積極招募新軍,以增強兵源。
  在這個動蕩的時代,四處流散的散兵游勇數量眾多,人們都在密切關注各方勢力的變化。
  僅僅數月時間,以段天揚為核心的勢力不僅成功控制了西關城,還將西關周邊所有附屬城池納入其掌控之下。
  因此,眾多有識之士和修武者紛紛前來投奔。
  然而,段天揚心中始終掛念著位于靈飛鎮的常家軍。
  他深知,放棄這支戰斗力強大的軍隊實在可惜。
  當前正是用人之際,若能將常家軍收歸己有,將是極為有利的選擇。
  于是,段天揚召集了蕭方、關虎等將領商討對策,最終決定實施詔安之策,收編常家軍。
  他更是決定親自出馬,再次扮作常遠,前往常家軍駐地,以主帥的身份親自接受其歸順。
  關于此事,關虎并未發表任何看法,然而蕭方卻辭義正地表示了反對。
  他一臉肅然地強調:“天哥,軍隊的強大與軍紀的嚴明息息相關。反觀常家軍,他們充其量只是一群烏合之眾,甚至可以說是強盜土匪之流。若將他們納入我軍,只怕我們的軍紀將大受影響,實在得不償失,無異于一鼠屎壞一鍋湯。”
  蕭方的疑慮并非毫無道理,常家軍的軍紀問題十分突出,說他們是叛軍恐怕還算是高估了他們。
  段天揚輕輕摸著下巴,略一思索后微笑著說:“軍紀的問題,我們可以進行整改。現在正是用人之際,我們不能太過苛求。”
  他的話音剛落,城主府大門外便傳來一陣嘈雜聲。
  大廳內的眾人不禁皺眉,盧鏡緣立即站起身,說:“天哥,我出去看看。”
  說完,他便大步走出大廳。
  沒一會兒,就看到盧鏡緣手里提著一個身材干瘦的青年走了回來。
  青年臉色蠟黃,身材瘦弱,幾乎沒什么肉,被魁梧的盧鏡緣提著,就像拎小雞一樣輕松。
  他大步走進大廳,猛地一推那青年,說道:“天哥,就是這個家伙在外面喧嘩!”
  段天揚審視著青年,卻看不出他有何特別,疑惑地問道:“你來城主府有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