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者勇之實也,養氣即所以養勇。黝舍之流,不膚撓,不目逃,視不勝優勝,刺王候若刺褐夫,視三軍為無物。蓋習拳有素,氣充乎四體,而溢乎其外,見乎其勇,而不自知也,然此持氣之粗者……"
常樂默念此文,只覺讀來至大至剛,配義避而無餒,塞天地,溢四海,義之以成賢,守之以遂忠,蓋磅礴凜然,是氣常存,足以助精魂,強神明,不隨生死而滅。
"這就是所謂大勇"
信息中魄氣也精者魂氣也,魄氣生于體,魂氣生于天,魂氣清明而實于仁,魄氣強橫而偏于貪。
而所謂的神人不以體魄用事,故養魂而棄魄。
尋常愚夫只知有身,故養魄而去魂,圣賢重魂輕魄,故以魂制魄,勇士重魄輕魂,故以魄制魂,這就是養氣之大別。
修煉之術,必須尊循天地進化之序,生克變化之方,五行循環之意,化生萬物之形。
身體之伸縮,四肢之變化,賴于筋肉骨血,而五臟之氣主動于內者,以與氣無涉。
人得五臟以成形,復五臟而生氣,故五臟于人猶輪船之汽房,火車之鍋爐,運動變化全賴于此。
常樂讀至此處,眉頭漸漸舒開,開始有些明白其意了。
氣始生于一,終分二,即魂魄,陰陽。
魂氣屬陽,靈明輕清,可虛實剛柔,循環變化,神乎神乎,至于無形,微乎微乎,至于無聲,此陽氣之妙用。
而魄氣屬陰,渾厚重濁,可堅強猛烈不撓不逃,雄魄毅兮可摧堅,氣剛大之而拔山,此陰氣之妙用。
煉至技臻絕頂,其攻殺無跡可尋,雖人稠廣眾千目共見,為莫能見之手之所至,足之所履,身之所止,謂之玄無,乃魂氣充有以到也。
用兵先謀后動,其動也靈妙變化飄忽猛烈莫可推測,其靜也嚴整莊重如山岳堅實莫可撼移。
所謂不動如山岳,難知如陰陽為魂,故精者必精于氣,精于氣者必精于兵。
至于何為六合肩與胯合,肘與膝合,手與足合;心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力合。
此內陰外陽,內外貫為一氣是也。
最為要者,前后各六勢,一勢變為十二勢,十二勢仍歸于一勢,且又有剛柔之分。
剛者在先,固征其異,柔者在后,尤寄其妙,又何為三節
舉一身而之,手臂為梢節,腰胯為中節,足腿為根節是也。分而之,三節中又各有三節。
如梢節之三節,則手為梢節,肘為中節,肩為根節,中節之三節,則胸為梢節,心為中節丹田為根節,根節之三節、則足為梢節,膝為中節,胯為根節,皆不外起、隨、追三字而已。蓋梢節起,中節隨,則根節要追,三節相應,不至有長短曲直之病,亦無參差俯仰之虞,所以三節貴乎明。
再說何為四梢
渾身毛孔為血梢,手指足趾為筋梢,牙為骨梢,舌為肉梢。
在與人相持時,舌頂上胯,則肉梢齊,手腕足腕撐動,則筋梢齊,牙齒相合,則骨梢齊,后項撐動,則血梢齊。四梢俱齊,則內勁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