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形者,乃天地所賦之性,身體最玲瓏,最活潑者。身形有撥草之能,二蛇相斗,能泄露天之靈機,能曲能伸,能繞能蟠。
在腹內即為腎中之陽,在易即為坎中之一也,在拳中謂之蛇形,能活動腰中之力,乃大易陰陽相摩之意也。
其拳順,則內中真陽透于外,如同九重天,玲瓏相透,無有遮蔽,人之精神,如日月之光明矣。
其拳謬,則陰氣所拘,拙勁所捆,身體不能活潑,心竅亦不能通徼矣。
常樂以左足先往前墊步,次將右手心向上,往左脅下靠著身子極力穿去,右肩如同穿在左胳膊下窩一般,又次將左手屈回在右肩上,手心向肩尖,如同扣住一般,身子陰陽相合著伏下去,小腹放在左大腿根上。
常樂右足再向左足踝骨處進步,再與右手同時極力斜著并出去,手心向里,側著隨后跟步,如同虎撲子跟步法。
他左手與右手,亦同時拉回至左脅后邊停住,再進左式,與右式身法步法均皆相同。
形意者,其性最直,無他謬巧。
此形有豎尾之能,上起可以超升,下落兩掌搗物如射包頭之力。在腹內能輔佐肝肺之功,又能舒肝固氣。
能以活肩,又能活足。其拳順,則肝舒氣固,人心虛靈,人心虛靈而人心化矣,又能實其腹,實其腹而道心升。
其拳謬,則兩肩發拘不活,胸中不開,而氣亦必不通矣。
常樂先將左足尖扭向外,身子面向正,將左手屈回,兩手卷上拳,手心向里對在臍中處。
然后再將兩手如白鶴亮翅分開落下,兩肘靠脅,左拳在左脅下、右拳在右脅下靠住,兩肩往下垂勁,右足在兩拳分開之時,同時斜著往前進步,左足進至右足處緊靠踝骨。
常樂將兩手從兩腕緊靠著直往前出去,手心皆朝上,兩拳相離不過二三寸許;左足與兩拳亦同時極力并出去,兩肩往下垂勁,又往后抽勁,不可顯露抽,兩眼看兩拳當中,右足隨后跟步,如同虎撲子跟步相同。
常樂再換式,先將左足往前墊步,足尖微向里勾,兩拳仍如前式,相對在臍處,次分開白鶴亮翅,兩拳落下緊靠兩脅下邊,兩肩仍往下垂勁,右足進至左足踝骨處緊靠住。腰下塌勁,微停再進。
常樂兩拳直出,與左足并進,兩眼看兩拳當中,回式,仍出去右式。先將右足勾回,身子向左轉,兩拳仍與左右式白鶴亮翅相同;左足提起,緊靠右足踝骨微停,再出手進足,亦與左右式出手相同。
鷹形者,其性最狠最烈者也,有攫獲之精,又目能視微物,其形外陽而內陰,在腹內能起腎中之陽氣升于腦,即丹書穿夾脊,透三關,而生于泥丸之謂也,在拳中則謂之鷹形。
其拳順,則真精補還于腦,而眼精光明矣,其拳謬,則真勁不能貫通于四指,陽火上升,而頭眩暈,眼亦必發赤矣。
起鉆落翻,身法步法,仍與劈拳相同,惟手似鷹捉拏之情形,劈拳似斧有劈物之情形,乃兩形之性情不同,此故謂之鷹形。
常樂先將左手往下直落到丹田氣海處,再由臍往上鉆到口。
比手如同托下頦狀,再與左足一齊往前起鉆。手心朝上,攥上拳往前鉆與足相齊,高不過眼,低不過口。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