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嬰的雙手知覺靈敏且變化多端,防守時密不透風,滴水不漏,常樂偶一不防,九嬰便趁機反擊,其進攻時如水銀瀉地,逢空即入。
眼見得九嬰比自己還快,常樂便不再使用以快打快的快攻戰術,先拉開距離,穩住形勢。
那九嬰卻使了個問路手,這是詠春拳的標志性起手式,動作瀟灑,氣勢不凡,是試探尋找對方空門,確定進攻路線的意思,問路手的前手稱為問手,后手為護手,問手與護手可以相互轉換。
由于暫時不方便移動,那九嬰站了個二字鉗陽馬,雙掌從胸前的中線位置向正前方伸出,右手在前,肘部稍微彎曲,手指指尖略向上斜,是問手,左手在后,掌心與右手手臂內側相對,指尖朝上,是護手。
九嬰問手的肘處在胸前的中線位置,手掌稍稍上斜,指尖指向常樂的眼睛,而護手側立于問手的肘窩處,目光越過問手的指尖射向常樂,觀察著常樂的動靜。
觀察了一下九嬰的樣子,看出他還沒有恢復移動能力,常樂便向前一步,一拳擊出,不過卻只是個試探,未盡全力。
九嬰右掌手腕翻轉,令掌心朝右,手指向上,以肩膀、肘底發力,運勁于手掌外側,橫向朝常樂擊來這一拳的側面拍擊。
"啪!"
常樂這一拳被拍開了,不過他的另一拳也瞬間發出。
九嬰不慌不忙,右掌掌心向上夾肘,以肘底發力,運勁于指尖,手掌經過身體的中線位置朝前斜向上攤出,前臂、手腕、手掌、手指成一直線,手指指尖的高度在下頜與鼻尖之間,卻是在常樂這一拳,才剛剛擊出時,就將之給防住了。
見到九嬰只是防守,常樂干脆又是一拳擊出,這卻是個"安全三下"出拳準則。
那九嬰這次卻是使了個膀手,這膀手起肘,落手的動作與攤手剛好相反,所以攤手和膀手相互轉換來做最好,膀手是純消解的動作,我們平常人遇到攻擊,一般都會有抬起手臂來阻擋的動作,屬于條件反射,而詠春拳則把它吸收且加以優化,創此膀手。
九嬰右掌掌心向上,手臂保持屈肘向上抬起,同時手腕翻轉,令掌心向內,肘部發力向斜上方揚起,手腕內旋使掌心斜朝外,手指朝前斜向下插出,將常樂這一拳給防住化解。
還真就不信這個邪了
常樂見九嬰站那不動,只守不攻,卻將自己的攻擊全都給接下,不由得來了勁,卻是要看這九嬰到底能夠防到什么時候去。
"呼!"
常樂這是欺負九嬰無法移動,干脆放開手腳攻擊。
九嬰右手向前伸出,手指放松下垂,手腕向內彎曲。手指先向內指向胸部,緊接著手腕繼續由內向外旋出,手指朝上,將常樂這一拳,又給消解掉了。
"再來!"
九嬰左掌手腕向內翻轉,令掌心朝下,手指朝右,手掌置于胸前中央位置,肘底發力運勁于掌跟和掌外側,手掌朝下前方按下,化解了常樂這一拳。
"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