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宋軍數倍于遼軍。
一方是舉國中,挑選出來的精銳。
一方只是,臨時拼湊的烏合之眾。
但是結局,確實是太出人意料之外了,簡直可以說是——荒唐!
常樂站在山頂,看著那些,被遼軍追殺的宋兵,嘆息一聲。
他雖然知道,這一切只不過是虛幻,自己也只是一個過客。
但是不知道為什么,心里就是有一種,難以喻地憋屈,很不舒服。
他想要放聲大吼,卻又擔心,會將敵人引來,誤了老牛等人的性命。
"我們走吧!"常樂說道,:"此地不可久留,大家留得有用之身,將來總有,再殺回來的一日。"
大家都知道,常樂說的是正理。
老牛從地上站了起來,:"鵬舉,這一路上要不是你,大家也早就陷進去了,你說咋辦就咋辦,大家都聽你的。"
常樂最后望了一眼,遠處的那殺戮場,心中突然有所明悟。
在實力不如敵人之前,絕對不能夠輕舉妄動。
否則的話,只能是一場悲劇。
那些叫囂著,要對遼國發動雷霆一擊,要復土揚威的那些人,他們此刻,并不在這修羅場上。
在這里,流血的并不是他們。
失去生命的,也不是他們!
而且,可以想象的到,當戰敗的消息,傳回大宋之后,那些當初,慫恿出兵的人,并不會承認他們的錯誤,而只會指責這些,在這里拋灑生命的普通士兵。
僅此而已!
而不會為這場,因為他們的呼叫吶喊,瘋狂造勢,而造成的悲劇,承擔哪怕一丁點兒的責任。
這就是那些人,只需要動動嘴皮子,打勝了。主要的功勞,都是他們的,打輸了,責任全是別人的。
常樂眼前發生的,是大宋與大遼之間的戰爭,但是在他的心里面,卻早已經聯想到,聯邦與修真者,之間的戰斗中去。
兩相對比,其實有些東西,都有著共通的性質。
在離開的路上,常樂一直沉默不語,思考著這些東西。
"這大遼這么厲害,怎么就被金國,給打的就要滅國了呢"老牛一邊走,一邊發著牢騷,不知怎的,就說到了金國上面。
常樂心中一動,金國本來是,歸遼國管轄的一個小部落,卻異軍突起,將遼國打到了瀕臨滅絕的邊緣,這樣的國家,確實不可小視。
聯邦與修真者之間,雖然用遼國與大宋來比喻,并不太恰當。
但是有沒有一種可能
修真者也有他們的敵人,如果能夠利用這一點,那就是對聯邦,非常有利的一件事情。
想到這一點,常樂覺得,聯邦未必沒有希望。
說實話,重生以來,常樂雖然一直,以阻止修真者造成悲劇為己任,但是他心里,卻一直沒有什么把握。
他總有一種不好的預感,修真者造成的這場危機,遲早都會到來,他無論如何,都是阻止不了的。
而剛才的明悟,卻令他第一次有了,即便是修真者,仍然不可阻止,但是聯邦,卻已經多出了一線,戰勝修真者的希望。
但是常樂,卻又想到,以眼前這大宋的實力,如果遼國滅亡,可能真的會,迎來了一個,更加可怕的敵人。
大宋,遠遠不是遼國的對手。
而遼國,又被大宋打得落花流水。
如果遼國消失,大宋與金國直面相對,將會發生什么想想就可以知道。
這一切歸根結底,還是實力的原因。
如果大宋的實力夠強,就完全可以,利用遼金兩國之間的矛盾,來為自己獲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