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家里要逐出個把人不是稀奇事,但一般都是偏支不太重要的人,可今兒個是裴家大房,就算裴錚死了,可李氏還有個不錯的娘家,這消息放出去,京都里的人都想看看戲。
天越發冷了,這會安芷她們還不能回去,因為老爺子放了這樣的話出來,還要等裴闕三兄弟回來,一起商量著。
所以安芷和孟氏去了附近的暖閣,兩人坐下后,安芷讓冰露開了一點窗,透透氣。
孟氏撥弄著手里的茶蓋,并沒有要喝的意思,"裴雪進宮的事,是真的惹急父親了。可這會把大房逐出族譜,豈不是會讓皇上覺得咱們家不尊敬"
"所以父親沒有讓人立刻開祠堂,而是說讓裴鈺先回來。"安芷喝的是參茶,入口微微苦澀,再慢慢回甘,"父親肯定不會急著馬上開祠堂,咱們等著他們商量就行。至于皇上,他下了這樣的旨意,已經算糊涂了,一次糊涂沒關系,可多了,就要想想他還沒親政呢。"
說糊涂已經是場面話了,不然都可以說昏庸。給在孝期中的下圣旨,就違背了禮法。
而且眼下的晉朝,雖說世家不如幾百年前的諸侯有勢力,可在朝堂上,世家手握的權力也能撼動一方。不然先帝在位時,早就抄了裴家。
落在皇上手中的權力確實大,但這個"大",是要受到世家掣肘的。
再加上當今皇上還沒親政,連那個"大"都沒有,更別說抬手滅世家。
所以小皇帝本著挑撥的心思下圣旨,裴懷瑾也能硬氣的回擊。
安芷與裴闕成親后,才漸漸懂真的底氣是什么。
就像現在的李氏一樣,她心里是非常不愿意離開裴家的,畢竟有裴家在,就算大房和四房再不和睦,等大房被外人欺負時,裴闕也要出面解決。
可出了裴家后,就要裴鈺自立門戶。若是裴鈺有個一官半職還好說,可裴鈺不僅沒有官職,還要丁憂兩年多,一個白身,又如何撐起門楣
孟氏輕聲嘆氣,"大嫂這次,真是把自個兒算計到陰溝里去了。宮里的日子哪里就好了,不過是外頭人看著尊榮,可冷暖只有自個兒知道。偌大的皇宮里,就皇上一個男人。"
說到這里,孟氏頗有感觸,"我癡長弟妹十幾歲,這輩子過了大半,你現在可能還不懂親手把夫君送到別人床上的感覺,也希望你能永遠不懂。不說宮里那么多女人,就是普通人家的后宅院,那么多女人的日子,都有諸多的不滿意。"
安芷看孟氏的眼里劃過一抹愁緒,想到外人都說三哥和孟氏琴瑟和諧,可這會看來,孟氏心里也是有怨的。倒也是,哪個女人愿意和別人分享夫君呢,外人看到的賢惠,不過都是做面子罷了。
兩人沉默了一會,很快翠絲來了,說家里的幾位爺都回來了,讓兩位主子過去一趟。
等安芷和孟氏到老爺子院子時,裴闕三兄弟都到了。
安芷默默走到了裴闕的邊上,和大家一起看著坐在床上的老爺子,等老爺子發話。